维持健康生活方式需均衡饮食、适度运动、戒烟限酒,调控激素水平要控制体重、谨慎用激素类药物,积极治疗妇科慢性炎症,有性生活女性应定期妇科检查,有月经异常、不孕等情况或特殊人群需加强检查频次及项目。
一、维持健康生活方式
1.均衡饮食:日常饮食应富含蔬菜水果、全谷物、优质蛋白等,如每日摄入不少于500克蔬菜(深色蔬菜占比约一半)、200-300克水果,适量选择鱼类、豆类等优质蛋白食物,减少高脂、高糖及深加工食品的摄入,以维持机体代谢平衡,降低内分泌紊乱风险,从而间接预防子宫内膜息肉。
2.适度运动:每周进行至少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慢跑等,或75分钟高强度有氧运动,适度运动有助于调节内分泌、控制体重,体重超标会增加雌激素水平,而雌激素长期过高可能诱发子宫内膜息肉,规律运动可维持正常体重及内分泌稳定。
3.戒烟限酒:吸烟会影响体内激素代谢及血管功能,饮酒过量也会干扰内分泌平衡,因此应避免吸烟并限制酒精摄入,减少对生殖系统内分泌环境的不良影响。
二、调控激素水平
1.控制体重:肥胖人群患子宫内膜息肉的风险相对较高,因为脂肪细胞可将雄激素转化为雌激素,长期高水平雌激素刺激子宫内膜易导致息肉形成。通过健康饮食和运动将体重维持在正常范围(体质指数BMI控制在18.5~23.9kg/m2),可有效降低雌激素过度刺激子宫内膜的风险。
2.谨慎使用激素类药物:避免长期自行服用可能影响激素水平的激素类药物,如某些含雌激素的保健品等,若因病情需要使用激素类药物,应在医生指导下规范应用,并密切监测内分泌变化。
三、积极治疗妇科疾病
对于存在妇科慢性炎症(如子宫内膜炎、宫颈炎等)的患者,应及时、规范地进行治疗,因为长期炎症刺激可能导致子宫内膜异常增生,增加息肉发生几率。遵循医生建议进行抗感染等治疗,控制炎症状态,可降低子宫内膜息肉的发生风险。
四、定期妇科检查
有性生活的女性应定期进行妇科检查,建议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妇科超声检查,通过超声可早期发现子宫内膜息肉等异常情况。尤其对于有月经异常(如月经过多、经期延长等)、不孕等情况的女性,更应加强妇科检查的频率,以便及时干预处理。对于有妇科疾病史、家族中有相关疾病遗传倾向等特殊人群,需根据个体情况增加检查频次及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