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的表现包括:初期发热多缓慢起病,体温阶梯上升,持续数周,类型多样;全身不适有乏力、头痛,不同年龄表现有别;消化道症状有食欲减退、腹胀;其他表现有相对缓脉(儿童等特殊人群可能不典型)、玫瑰疹(儿童出现概率稍低且表现不典型)。
一、发热表现
伤寒初期最常见的症状是发热,多为缓慢起病,体温呈阶梯样上升,可在5-7天内升至39-40℃左右,发热类型多为稽留热,部分患者也可为弛张热或不规则热等,发热持续时间较长,数周不等,这与伤寒杆菌在体内繁殖并引发机体免疫反应等病理过程相关,不同年龄人群可能发热程度略有差异,一般儿童相对成人可能体温上升速度稍快但幅度可能相对成人略低,不过总体遵循伤寒发热的基本规律。
二、全身不适症状
1.乏力:患者会感觉全身疲倦、没有力气,这是因为伤寒杆菌感染后,机体处于应激状态,代谢加快,能量消耗增加,同时炎症反应等也会影响机体的正常功能,导致患者感觉乏力,无论年龄大小都会出现这种情况,只是不同年龄阶段表现程度可能因体质等因素有别,比如儿童可能在玩耍等活动中的活力较平时明显下降。
2.头痛:多数患者会有头痛症状,可能是由于病原体感染后,毒素释放等因素刺激神经,或者发热等引起脑血管扩张等原因导致,不同年龄人群头痛表现可能不同,儿童可能表述相对困难,但会有哭闹、精神不佳等表现来提示头痛不适。
三、消化道症状
1.食欲减退:患者食欲明显下降,对食物缺乏兴趣,这与伤寒杆菌影响胃肠道功能有关,胃肠道消化吸收等功能受到一定程度的抑制,无论成人还是儿童都会出现,儿童可能表现为喂养困难等情况。
2.腹胀:部分患者会出现腹胀,是因为肠道功能受影响,蠕动减慢等,导致肠道内气体积聚等,年龄较小的儿童腹胀可能更易被家长察觉,如腹部膨隆等表现。
四、其他表现
1.相对缓脉:脉搏相对减慢,与体温升高不成比例,这是伤寒较有特征性的表现之一,其机制与伤寒杆菌感染后影响神经系统对心血管的调节等有关,但在儿童等特殊人群中可能相对缓脉的表现不如成人典型,需要结合其他症状综合判断。
2.玫瑰疹:部分患者在病程第6-12天左右可能会出现玫瑰疹,多分布在胸、腹部,为淡红色小斑丘疹,压之褪色,数目较少,一般10-20个左右,不过儿童出现玫瑰疹的概率相对成人可能稍低,且表现可能不太典型,需要仔细观察皮肤表现来辅助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