疟疾有不同潜伏期,间日疟等各有差异;典型发作分寒战、高热、大汗期;有再燃和复发,间日疟等有复发;恶性疟可致脑型疟疾,有高热、头痛等症状,儿童等患病需重视。
疟疾的潜伏期因疟原虫种类不同而有差异,间日疟和卵形疟潜伏期一般为13-15天,三日疟潜伏期平均为30天,恶性疟潜伏期约为9-14天。不同人群潜伏期可能受自身免疫状况、营养状况等因素影响,比如营养不良的人群可能潜伏期表现不典型或更短时间出现症状。
典型发作症状
寒战期:多突然发病,患者先是感觉寒冷,随之出现寒战,皮肤苍白,口唇指甲发绀,寒战持续约10分钟-2小时。这是因为疟原虫代谢产物等刺激机体,导致体温调节中枢功能紊乱,引起血管收缩、肌肉震颤产热。不同年龄人群寒战表现可能有差异,儿童可能寒战表现不如成人典型,可能更易被忽视。
高热期:寒战过后体温迅速上升,可达39℃-40℃甚至更高,患者面色潮红,皮肤灼热,头痛、全身酸痛、口渴等症状明显。此阶段是疟原虫在红细胞内大量繁殖,裂殖子释放后刺激机体产生大量致热原导致体温升高。对于婴幼儿,高热时更易出现惊厥等并发症,需特别关注。
大汗期:高热持续数小时后,患者开始大量出汗,体温骤降,可降至正常或正常以下水平。此时患者感觉大量出汗后舒适,但要注意及时补充水分和电解质,防止脱水和电解质紊乱。不同生活方式人群出汗后恢复情况不同,比如长期体力劳动者可能相对能更快适应出汗后的身体变化,但仍需注意休息和补水。
复发与再燃症状
再燃:多发生在急性疟疾患者经过治疗后,体温尚未完全恢复正常而又复升,但一般症状较轻。这是因为血液中残存的少量疟原虫在一定条件下再次大量繁殖引起。再燃的时间可能与患者治疗是否彻底、机体免疫力等有关,有基础疾病或免疫力低下的人群再燃风险相对较高。
复发:间日疟和卵形疟有复发情况,是因为肝细胞内的迟发型子孢子复苏,发育繁殖后侵入红细胞引起发作。复发时间一般在初次发作后数月甚至数年。特殊人群如老年人、有慢性病史者复发时症状可能不典型,更需仔细鉴别诊断。
脑型疟疾症状(恶性疟严重类型)
多见于恶性疟患者,尤其是儿童和无免疫力的成人。患者表现为高热、头痛、呕吐、烦躁不安、抽搐、昏迷等。脑型疟疾是由于疟原虫阻塞脑部微血管,导致脑组织缺氧、水肿等。儿童患脑型疟疾时病情进展往往较快,需要紧急救治,其预后与发病到治疗的时间间隔密切相关,间隔时间越短预后相对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