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内膜结核怎么检查出来
子宫内膜结核的诊断包括病史采集(询问月经史、结核接触史及结核中毒症状等)、实验室检查(结核菌素试验、红细胞沉降率)、影像学检查(超声检查、子宫输卵管碘油造影)、宫腔镜检查及病理检查(子宫内膜活检是确诊金标准),不同年龄人群在各检查的解读、操作及表现等方面有差异,各检查有相应注意事项。
一、病史采集
详细询问患者的月经史,包括月经周期、经量、经期变化等;了解是否有结核接触史;询问是否有低热、盗汗、乏力等结核中毒症状。不同年龄人群表现可能有差异,比如青春期女性月经异常可能更易被忽视,而育龄期女性可能因影响生育更受关注,有结核接触史者需高度警惕子宫内膜结核可能。
二、实验室检查
1.结核菌素试验(PPD试验):通过皮内注射结核菌素,观察注射部位反应来判断是否感染结核分枝杆菌。若结果为强阳性,提示有结核感染可能,但不能确诊子宫内膜结核,只是辅助诊断线索。不同年龄人群PPD试验的解读需结合具体情况,儿童免疫功能尚未完全成熟,可能出现假阴性等情况。
2.红细胞沉降率(血沉):血沉增快提示体内有炎症反应,结核病时血沉常增快,但血沉增快无特异性,多种炎症性疾病均可导致,可作为子宫内膜结核病情活动的参考指标之一。
三、影像学检查
1.超声检查:经阴道超声可观察子宫大小、宫腔形态、内膜情况等。子宫内膜结核患者超声下可能表现为内膜增厚、回声不均匀、宫腔内有分隔等,但超声检查特异性不高,需结合其他检查综合判断。对于不同年龄女性,超声检查的操作和解读需根据其生理特点进行,比如青春期女性子宫尚未完全发育成熟,超声表现可能与成年女性不同。
2.子宫输卵管碘油造影:可了解输卵管及宫腔情况。子宫内膜结核患者造影可能显示宫腔形态不规则、狭窄或变形,输卵管呈串珠样改变等特征性表现,对诊断有一定价值。但操作时需注意患者有无过敏等情况,对于有盆腔严重粘连等情况的患者可能受限。
四、宫腔镜检查
宫腔镜检查可直接观察宫腔内情况,能清晰看到子宫内膜的病变形态,如有无溃疡、肉芽肿等,还可在直视下取内膜组织进行病理检查,是诊断子宫内膜结核的重要方法之一。检查时需注意操作的无菌等要求,对于有子宫穿孔风险等情况的患者需谨慎操作。
五、病理检查
1.子宫内膜活检:是确诊子宫内膜结核的金标准。通过刮宫或宫腔镜下取内膜组织,进行病理检查,若在病理切片中找到结核结节或干酪样坏死等结核特异性病变,即可确诊。不同年龄患者进行内膜活检时要注意操作的轻柔程度,避免对子宫造成过度损伤,尤其是青春期女性子宫较脆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