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盆骨折最危险并发症
骨盆骨折存在多种危险并发症,包括出血性休克,其损伤盆壁血管致出血难自止,不同年龄患者风险有别;盆腔脏器损伤,如膀胱损伤可致尿液外渗引发腹腔感染,尿道损伤因性别解剖差异表现不同,有相关病史者风险更高;神经损伤,坐骨神经损伤致下肢感觉运动障碍,腰骶神经丛损伤致相应区域功能障碍,不同年龄患者神经恢复能力不同。
一、出血性休克
骨盆骨折后最危险的并发症之一是出血性休克。骨盆骨折会损伤盆壁的血管,包括髂内动脉及其分支等,这些血管破裂出血后,由于骨盆本身的解剖特点,出血往往较难自行停止。例如,有研究表明,骨盆骨折患者中约30%-40%会发生失血性休克,严重的出血可导致循环血量急剧减少,组织器官灌注不足,若不及时处理,会危及生命。对于不同年龄的患者,儿童骨盆骨折相对少见,但一旦发生,由于儿童的代偿能力相对较弱,出血性休克的发生可能更为迅速;对于老年人,本身可能存在血管弹性差等情况,出血后更易发展为休克。在生活方式方面,有外伤史的人群发生骨盆骨折进而导致出血性休克的风险增加,有骨盆相关基础疾病病史的人群也需警惕。
二、盆腔脏器损伤
1.膀胱损伤:骨盆骨折时,锐利的骨折端可能刺破膀胱,导致尿液外渗。如果处理不及时,会引起严重的腹腔感染等并发症。例如,膀胱破裂后,尿液流入腹腔,可引发腹膜炎,出现腹痛、发热等症状,不同年龄患者对感染的反应不同,儿童可能表现为哭闹、拒食等非典型症状,老年人则可能因机体反应较弱,症状相对隐匿。
2.尿道损伤:男性患者骨盆骨折易合并尿道损伤,骨折端可能损伤后尿道,导致尿道出血、排尿困难等。女性患者相对较少出现尿道损伤,但也可能因骨折波及尿道而发生损伤,不同性别患者的尿道解剖结构差异导致损伤后的表现和处理有所不同。有盆腔手术史或泌尿系统基础疾病病史的人群在发生骨盆骨折时,发生盆腔脏器损伤的风险可能更高。
三、神经损伤
1.坐骨神经损伤:骨盆骨折可能导致坐骨神经损伤,表现为下肢的感觉、运动功能障碍。坐骨神经损伤后,患者下肢相应区域会出现麻木、无力等症状,影响患者的行走和日常生活。对于有糖尿病等周围神经病变病史的患者,发生骨盆骨折后神经损伤的风险可能增加,因为基础疾病可能影响神经的状态,使其对骨折的耐受性降低。
2.腰骶神经丛损伤:骨盆骨折也可能累及腰骶神经丛,导致相应支配区域的功能障碍,如下肢的肌肉力量下降等。不同年龄患者的神经恢复能力不同,儿童的神经再生能力相对较强,但也需要及时的评估和处理,老年人神经恢复相对较慢,需要更长时间的康复治疗和护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