膀胱结石主要症状
膀胱结石主要症状包括排尿异常(尿痛、排尿中断)、血尿、膀胱刺激征(尿频、尿急)及其他症状(感染相关症状、下腹部及会阴部不适),尿痛约70%-80%患者出现,排尿中断儿童常见,约50%-60%患者有血尿,约30%-40%合并感染有全身及尿液改变,不同人群表现有差异,需关注特殊人群症状。
尿痛:结石刺激膀胱黏膜及逼尿肌,导致排尿时疼痛,疼痛可放射至阴茎头部或会阴部。儿童患者常表现为哭闹不安,用手牵拉阴茎。例如,在一些临床研究中发现,约70%-80%的膀胱结石患者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尿痛症状,尤其是在结石活动刺激膀胱黏膜时更为明显。
排尿中断:这是膀胱结石较为典型的症状。结石在膀胱内随尿液流动,当移动到膀胱颈部时,会堵塞尿道内口,致使排尿突然中断,改变体位后又可继续排尿。这种情况在儿童中更为常见,因为儿童的尿道相对较细,结石更容易阻塞尿道。
血尿
结石摩擦膀胱黏膜,导致黏膜出血,从而引起血尿。血尿可表现为镜下血尿,也可表现为肉眼血尿。一般来说,肉眼血尿时尿液颜色可呈红色、粉红色等。例如,有研究表明,约50%-60%的膀胱结石患者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血尿症状,血尿的程度与结石对膀胱黏膜的损伤程度有关。
膀胱刺激征
尿频、尿急:结石刺激膀胱三角区和膀胱颈部,引起膀胱频繁收缩,导致患者出现尿频、尿急的症状。患者会频繁地有尿意,且难以控制排尿。在儿童中,由于膀胱容量较小,尿频、尿急的症状可能更为明显。比如,一些患有膀胱结石的儿童可能每隔几分钟就需要排尿一次,并且难以忍耐。
其他症状
感染相关症状:如果膀胱结石合并感染,患者可出现发热、寒战等全身感染症状,同时尿液可呈混浊状,伴有异味。这是因为细菌在结石周围滋生繁殖,引发泌尿系统感染。临床观察发现,约30%-40%的膀胱结石患者在合并感染时会出现上述全身及尿液改变的症状。
下腹部及会阴部不适:患者可感觉下腹部及会阴部有坠胀、隐痛等不适感觉,尤其是在长时间站立或活动后,这种不适可能会加重。不同年龄、性别、生活方式及病史的人群在表现上可能会有所差异。例如,老年患者可能本身合并有其他基础疾病,其膀胱结石的症状可能会被基础疾病的症状所掩盖;而年轻患者如果生活方式不健康,如长期饮水过少等,可能会使膀胱结石的症状更为明显。对于特殊人群,如儿童,由于其表述能力有限,家长需要密切观察孩子的排尿情况、是否有哭闹等异常表现;对于老年患者,要注意监测其体温变化,因为合并感染时可能出现发热,同时要关注其整体身体状况,及时发现膀胱结石相关症状并就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