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病因
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病因包括青春期女性下丘脑-垂体-卵巢轴发育不成熟致卵泡发育异常无排卵出血、生育年龄女性受多种因素干扰HPO轴或疾病破坏致雌激素失衡出血、围绝经期女性卵巢功能衰退雌激素波动无排卵致子宫内膜增生过长出血,还包括全身性疾病中甲状腺功能异常或血液病致月经失调、子宫本身病变中肌瘤息肉致出血、医源性因素中宫内节育器或药物影响致激素平衡打乱引发出血。
一、神经内分泌失调相关病因
1.下丘脑-垂体-卵巢轴(HPO轴)功能失调
青春期女性:此阶段HPO轴发育尚不成熟,下丘脑对垂体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的脉冲式分泌调节不完善,常导致卵泡发育异常、无排卵,进而引起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例如,下丘脑-垂体对雌激素的正反馈调节机制未完全建立,致使黄体生成素(LH)峰值不高,无法触发排卵,子宫内膜无规律增生脱落而出血。
生育年龄女性:多种因素可干扰HPO轴功能,如长期精神紧张、过度劳累、环境改变等,可通过大脑皮质影响HPO轴,导致雌激素分泌失衡,子宫内膜不规则脱落或持续增生,引发异常子宫出血。此外,某些疾病(如多囊卵巢综合征)也可破坏HPO轴的正常调节,表现为排卵障碍、雄激素水平升高等,进而导致DUB。
围绝经期女性:卵巢功能逐渐衰退,卵泡对促性腺激素的反应性降低,雌激素分泌波动较大,常出现无排卵性月经,子宫内膜受单一雌激素刺激而无孕酮拮抗,易发生增生过长,最终引起子宫出血。
二、其他因素相关病因
1.全身性疾病
甲状腺功能异常(如甲亢或甲减)可影响激素代谢及凝血功能,甲状腺激素参与调节机体代谢和生殖内分泌,甲状腺功能紊乱时可干扰HPO轴,导致月经失调。血液病(如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白血病等)可影响凝血过程,使子宫出血倾向增加,表现为月经量增多、经期延长等DUB表现。
2.子宫本身病变
子宫肌瘤:肌壁间肌瘤可影响子宫收缩,导致血管破裂出血;黏膜下肌瘤则直接使子宫内膜面积增大,且影响子宫收缩,易引起月经量增多、经期延长等DUB症状。
子宫内膜息肉:息肉组织血供丰富,且可干扰子宫内膜正常修复,导致子宫内膜不规则脱落,引发异常子宫出血。
3.医源性因素
宫内节育器(IUD):部分女性放置IUD后可出现月经改变,可能与IUD刺激子宫内膜产生前列腺素增多,导致子宫收缩过强或内膜局部纤溶活性增强有关,表现为经量增多、经期延长等DUB表现。
药物影响:长期服用某些激素类药物(如避孕药漏服、擅自停用等)可打乱体内激素平衡,引起撤退性出血或突破性出血,导致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