败血症具有多种症状表现,全身症状有发热(包括高热、体温不升及新生儿体温不典型)、寒战、乏力、精神萎靡;局部感染表现为有原发感染灶,不同部位原发感染有相应表现;器官功能障碍表现涉及心血管系统(如心率加快、感染性休克表现)、呼吸系统(呼吸急促、呼吸困难等)、神经系统(神志改变)、消化系统(恶心、呕吐等及肝功能损害)、血液系统(凝血功能异常等)。
发热:多数患者会出现发热表现,可表现为高热,体温可高达39℃以上,也有部分患者体温不升,这在免疫力低下人群(如老年人、新生儿等)中较为常见。对于新生儿来说,由于其体温调节中枢发育不完善,败血症时体温异常可能不典型,可能仅表现为体温波动或低体温。
寒战:常与发热相伴出现,患者会突然感觉寒冷,伴有肌肉颤抖等表现。
乏力:患者自觉全身没有力气,活动耐力下降,严重影响日常生活和活动。
精神萎靡:尤其在婴幼儿患者中较为明显,可表现为哭闹不安、反应迟钝等,新生儿可能出现拒奶、嗜睡等情况。
局部感染表现
原发感染灶:不同部位的原发感染会有相应表现,如皮肤软组织感染时,局部可出现红、肿、热、痛的炎性表现,严重时可形成脓肿;肺部感染时,患者可出现咳嗽、咳痰、胸痛等症状;泌尿系统感染时,可有尿频、尿急、尿痛等膀胱刺激征以及腰痛等表现。以皮肤软组织感染引发败血症为例,若为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导致的皮肤疖肿,初始为局部红肿硬结,随后可能逐渐增大,中心形成脓栓等。
器官功能障碍表现
心血管系统:可出现心率加快,严重时可出现感染性休克相关表现,如血压下降、脉搏细速、四肢厥冷等。对于老年人来说,本身心血管系统功能相对较弱,败血症时出现休克等心血管功能障碍的风险更高,且病情变化可能更为迅速。
呼吸系统:可出现呼吸急促、呼吸困难等,严重时可导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新生儿呼吸系统发育尚未成熟,败血症时发生呼吸功能障碍的概率相对较高,需密切监测呼吸情况。
神经系统:部分患者可出现神志改变,如烦躁、谵妄、嗜睡甚至昏迷等。在儿童患者中,神经系统症状可能更为突出,因为儿童神经系统对感染等刺激的反应较为敏感。
消化系统:可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症状,严重时可能出现肝功能损害,表现为黄疸、肝酶升高等。老年人消化系统功能本身有所减退,败血症时消化系统症状可能会影响患者的营养状况,需加强营养支持等处理。
血液系统:部分患者可出现凝血功能异常,表现为皮肤瘀点、瘀斑、鼻出血、牙龈出血等,严重时可发生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新生儿由于凝血系统发育不完善,发生DIC等血液系统并发症的风险相对较高,需要密切关注凝血指标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