缓解肌腱炎疼痛可采用药物治疗和非药物措施。药物治疗用非甾体抗炎药抗炎止痛但特殊人群需谨慎;非药物措施包括休息让肌腱修复,冰敷收缩血管消肿止痛,加压包扎减肿胀,抬高患肢促回流,物理治疗中热敷在亚急性期或慢性期促进血液循环,按摩放松肌肉改善循环但有禁忌,超声波治疗促进修复减轻炎症。
一、药物治疗
1.非甾体抗炎药:非甾体抗炎药具有抗炎、止痛的作用,可缓解肌腱炎引起的疼痛。例如布洛芬,多项临床研究表明,布洛芬能有效减轻肌腱炎患者的疼痛症状,通过抑制环氧化酶(COX)的活性,减少前列腺素合成,从而发挥抗炎止痛效应,但对于有消化道溃疡病史等特殊人群需谨慎使用,因为可能增加消化道出血风险。
二、疼痛缓解的非药物措施
1.休息:让受累的肌腱充分休息是缓解疼痛的重要基础。对于因过度使用导致肌腱炎的人群,如长期从事手工劳动、运动爱好者等,休息能避免进一步损伤肌腱,使肌腱有机会自我修复,不同年龄段的人群都应重视休息,例如儿童若因运动引起肌腱炎,充分休息可防止病情加重。
2.冰敷:在肌腱炎急性发作期,可进行冰敷。一般每次冰敷15-20分钟,每天3-4次。冰敷能够收缩血管,减轻局部充血和水肿,从而缓解疼痛。但对于儿童,冰敷时要注意控制时间和温度,避免冻伤皮肤,可在冰袋与皮肤之间隔一层毛巾。
3.加压包扎:使用弹性绷带对肌腱炎部位进行加压包扎,能减少局部肿胀,进而缓解疼痛。不过包扎时压力要适中,过紧可能影响血液循环,过松则达不到效果,不同性别、年龄的人群在包扎时都要注意观察肢体远端的血运情况等。
4.抬高患肢:将发生肌腱炎的肢体抬高,高于心脏水平,有助于促进血液回流,减轻肿胀和疼痛。例如上肢肌腱炎可使用枕头垫高,下肢肌腱炎可适当抬高腿部,这对各年龄段人群的肌腱炎疼痛缓解都有帮助,能改善局部的血液循环状况。
5.物理治疗
热敷:在肌腱炎亚急性期或慢性期,可进行热敷。热敷能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加速炎症消退,缓解疼痛。但急性炎症期不宜热敷,以免加重肿胀。不同生活方式的人群,如长期久坐导致肌腱炎的办公室人群,可利用工作间隙适当热敷缓解疼痛。
按摩:专业人员进行适当的按摩可以放松肌腱周围的肌肉,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从而缓解疼痛。但按摩时要注意力度适中,对于有皮肤破损、感染等情况的患者不宜按摩,不同病史的患者若有相关基础疾病,按摩前需咨询医生。
超声波治疗:超声波治疗能促进组织的修复,减轻炎症,缓解肌腱炎疼痛。通过超声波的机械效应、热效应等发挥作用,临床研究显示其对多种肌腱炎有一定的止痛和改善症状的效果,不同年龄、性别等人群在适合的情况下可采用该治疗方法,但孕妇等特殊人群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