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内膜结核手术
子宫内膜结核手术适应证包括药物治疗无效、盆腔包块不能除外恶性及宫腔粘连严重影响生育,手术方式有宫腔镜下病灶清除术(适用于宫腔内结核病灶局限者)和腹腔镜下病灶处理术(针对盆腔内输卵管、卵巢等部位结核病灶),术前需行妇科检查、影像学检查及评估一般情况,术后要监测生命体征、护理伤口、延续抗结核治疗并关注生育需求者、不同年龄患者及既往结核病史者的相关情况。
一、手术适应证
1.药物治疗无效:经规范抗结核药物治疗后,仍存在发热、盗汗等结核中毒症状,且子宫内膜病变持续进展,如宫腔内病灶未得到有效控制等情况;2.盆腔包块不能除外恶性:通过B超、MRI等影像学检查及相关肿瘤标志物检测,高度怀疑盆腔包块为恶性肿瘤可能,需手术明确诊断并干预;3.宫腔粘连严重影响生育:子宫内膜结核引发宫腔严重粘连,导致月经异常、不孕等,经评估需通过手术解除粘连以恢复宫腔正常形态及生育功能。
二、手术方式
1.宫腔镜下病灶清除术:适用于宫腔内结核病灶局限的患者,利用宫腔镜直视宫腔内病变,精准清除病灶,该术式对宫腔损伤相对较小,能较好保留宫腔正常结构;2.腹腔镜下病灶处理术:针对盆腔内输卵管、卵巢等部位的结核病灶,通过腹腔镜可全面探查盆腔情况,进行病灶切除或处理,能更彻底地清除盆腔内病变组织。
三、术前准备
1.妇科检查:详细检查子宫大小、形态、附件包块位置及活动度等,初步评估病情;2.影像学检查:行B超、MRI等检查,清晰显示子宫内膜及盆腔其他部位病变范围、程度、与周围组织关系等,为手术方案制定提供依据;3.一般情况评估:评估患者营养状态,纠正可能存在的贫血、低蛋白血症等,改善患者全身状况,以提高手术耐受性,同时检查肝肾功能等,确保患者能耐受手术。
四、术后护理
1.生命体征监测:密切监测患者体温、血压、心率等,及时发现术后可能出现的感染、出血等异常情况;2.伤口护理:对于腹腔镜手术伤口,保持局部清洁干燥,预防感染;对于开腹手术伤口,观察伤口有无红肿、渗液等,促进伤口愈合;3.抗结核治疗延续:术后需继续规范进行抗结核药物治疗,严格遵循全程、适量、联合、规律的用药原则,确保杀灭结核杆菌;4.特殊人群关注:-生育需求者:有生育计划的患者术后需定期监测宫腔恢复情况,如通过宫腔镜复查宫腔形态,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助孕相关评估,如输卵管通畅度检查等,年轻患者更需注重保留生育功能的后续管理,年长患者则需综合考量全身健康状况及生育意愿;-不同年龄患者:年轻患者术后需兼顾生育功能保护,年长患者则需重点关注术后全身状况恢复及结核复发风险;-病史相关:有既往结核病史者,术后需加强随访,监测结核复发迹象,如出现低热、乏力等症状及时就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