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分出血热类型存在人传人情况,如汉坦病毒属引起的肾综合征出血热有有限人传人情况,医护人员等密切接触人群需做好防护;巴尔通体属引起的出血热也可通过密切接触传播。不同出血热人传人风险因病毒类型和传播途径而异,病毒类型不同人际传播能力有别,传播途径不同人传人风险不同,儿童等特殊人群需更严格防范人传人风险。
一、部分出血热类型存在人传人情况
1.汉坦病毒属引起的出血热
汉坦病毒引起的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中,有一些类型存在有限的人传人情况。例如,在某些医院内暴露情况下,可发生人与人之间的传播。其传播途径主要是通过接触患者的血液、分泌物、排泄物等。有研究表明,在患者的尿液、粪便、唾液中可带有汉坦病毒,医护人员在没有做好防护措施接触这些污染物时,有可能被感染。对于医护人员等密切接触人群,由于经常接触患者相关体液等,需要严格采取防护措施,如佩戴手套、口罩、护目镜等,避免直接接触患者的血液、分泌物等,以降低人传人风险。
2.巴尔通体属引起的出血热(如卡波西肉瘤相关疱疹病毒等相关出血热)
一些由巴尔通体等病原体引起的出血热也存在一定人传人可能性。例如,通过密切接触感染者的血液、体液等进行传播。在家庭聚集性病例中曾有发现,家庭成员之间由于密切生活接触,如共用牙刷、毛巾等可能被污染的物品,从而导致病毒传播。对于有出血热患者的家庭,应注意对患者的分泌物、排泄物进行妥善处理,家庭成员之间要避免直接接触患者的血液等,接触后要及时进行手部清洁消毒等。
二、不同出血热人传人风险差异及影响因素
1.病毒类型差异
不同的出血热病毒其人际传播能力不同。例如,埃博拉病毒引起的出血热人际传播能力较强,而有些出血热病毒人际传播相对较弱。这与病毒的生物学特性有关,如病毒在宿主体内的复制方式、是否容易通过飞沫等途径传播等。对于埃博拉病毒,由于其容易通过飞沫传播,在患者出现症状后,密切接触者感染风险较高,而对于人际传播较弱的出血热病毒,人传人风险相对较低,但也不能完全忽视防护。
2.传播途径的差异影响人传人风险
出血热的传播途径包括接触传播、飞沫传播、虫媒传播等。如果主要传播途径是虫媒传播,如通过鼠类等携带病毒然后叮咬人传播,那么人传人风险相对较低;但如果存在飞沫传播等人-人直接传播途径,人传人风险就会增加。例如,在汉坦病毒引起的肾综合征出血热中,虽然主要传播途径是接触鼠类污染物等,但也存在有限的人传人情况,这与病毒在患者体内的排泄情况以及接触机会等有关。对于儿童等特殊人群,由于其免疫力相对较低,且可能在家庭等环境中与患者密切接触,需要更加严格防范人传人风险,如在家庭中有出血热患者时,要避免儿童接触患者的血液、分泌物等,保持居住环境的卫生清洁,防止鼠类等携带病毒的动物进入居住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