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化脓性腮腺炎
化脓性腮腺炎由化脓性细菌感染引起,病因包括机体抵抗力下降和唾液分泌功能障碍,局部表现为腮腺区红肿疼痛等,全身有感染症状,通过体格检查、实验室及影像学检查诊断,治疗需抗感染、局部处理,特殊人群如儿童、老年人、糖尿病患者有相应注意事项。
病因
机体抵抗力下降:当患者全身情况差,如患有严重的全身性疾病(如糖尿病、严重的营养不良等)时,机体抵抗力降低,容易受到细菌侵袭引发化脓性腮腺炎。例如,老年患者由于身体机能衰退,抵抗力相对较弱,患化脓性腮腺炎的风险可能增加;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不佳时,也易发生细菌感染导致腮腺发炎。
唾液分泌功能障碍:腮腺导管结石、狭窄等原因可导致唾液分泌受阻,唾液淤积有利于细菌繁殖,从而引发化脓性腮腺炎。比如,有腮腺导管结石病史的患者,由于结石堵塞导管,唾液排出不畅,增加了化脓性腮腺炎的发病几率。
临床表现
局部表现:腮腺区红肿、疼痛,按压腮腺时有脓性分泌物自导管口溢出。病情较重时,腮腺区可出现明显的肿胀、发热,皮肤可发红、发亮,触之有波动感(提示有脓肿形成)。
全身表现:患者可出现发热、寒战、白细胞计数升高等全身感染症状。例如,体温可升高至38℃-40℃,伴有全身不适、乏力等表现。
诊断方法
体格检查:医生通过触诊腮腺部位,了解腮腺的肿胀、压痛情况以及导管口的分泌物情况。
实验室检查:血常规检查可见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比例升高,提示有细菌感染。
影像学检查:B超检查可帮助判断腮腺内有无脓肿形成及脓肿的范围等;CT检查对于明确腮腺的病变情况也有一定帮助,尤其是对于一些复杂病例。
治疗原则
抗感染治疗:根据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选用敏感的抗生素进行抗感染治疗。
局部处理:保持口腔清洁,可用生理盐水等漱口;对于腮腺导管口有脓液溢出的情况,可进行导管冲洗等局部处理;如果形成脓肿,则需要进行切开引流术,以排出脓液,促进炎症消退。
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儿童:儿童患化脓性腮腺炎时,由于其免疫系统发育尚未完善,病情变化可能较快。要密切观察儿童的体温、精神状态等情况,加强口腔护理,保持口腔清洁,鼓励儿童多饮水,促进唾液分泌,帮助腮腺导管通畅。同时,要注意儿童的营养摄入,保证其机体抵抗力。
老年人:老年人患化脓性腮腺炎时,多伴有基础疾病,如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在治疗过程中,要兼顾基础疾病的控制,密切监测血糖、血压等指标。在使用抗生素时,要注意药物可能对肝肾功能的影响,因为老年人肝肾功能相对减退。同时,要加强对老年人的护理,防止发生压疮等并发症。
糖尿病患者:糖尿病患者患化脓性腮腺炎时,高血糖环境有利于细菌生长繁殖,且血糖控制不佳会影响炎症的恢复。因此,要严格控制血糖,在抗感染治疗的同时,调整降糖方案,使血糖维持在相对稳定的范围内,以促进炎症的消退和身体的康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