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断腮腺炎需从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病毒学检查及与其他相似疾病鉴别等方面进行。临床表现上,流行性腮腺炎起病急,有前驱症状,腮腺以耳垂为中心肿大,白细胞计数正常或稍低等;化脓性腮腺炎常单侧受累,症状随病情发展加重,白细胞总数和中性粒细胞明显增高。实验室检查中,流行性腮腺炎血清和尿淀粉酶增高,特异性IgM抗体可早期诊断,病毒分离可确诊;化脓性腮腺炎细菌培养可明确致病菌。还需与其他病毒性腮腺炎及颈部、耳前淋巴结炎鉴别,怀疑患病应及时就医综合判断。
一、临床表现判断
1.症状表现
流行性腮腺炎:大多起病较急,有发热、畏寒、头痛、咽痛、食欲不佳、恶心、呕吐、全身疼痛等前驱症状,数小时至1-2天后,腮腺肿大,先见于一侧,然后另一侧也相继肿大,肿大以耳垂为中心,向前、后、下发展,边缘不清,表面发热,有触痛,张口咀嚼及进食酸性饮食时疼痛加剧,局部皮肤紧张发亮,具有轻度弹性感,边界不清,可见明显红肿,腮腺管口早期常有红肿。
化脓性腮腺炎:常为单侧受累,双侧同时发生者少见。炎症早期,症状轻微或不明显,腮腺区轻微疼痛、肿大、压痛。随病情发展,疼痛加剧,呈持续性疼痛或跳痛,腮腺区以耳垂为中心肿胀更明显,耳垂被上抬,皮肤发红、发热、触痛明显。挤压腮腺时可见脓液自导管口流出,有时甚至可见脓栓堵塞于导管口。
2.年龄因素影响:儿童和青少年是腮腺炎的高发人群,不同年龄段的临床表现可能有所差异,儿童可能症状相对不典型,但仍需密切观察腮腺区域变化。
二、实验室检查判断
1.血常规
流行性腮腺炎:白细胞计数正常或稍低,淋巴细胞相对增多。有并发症时白细胞计数可增高。
化脓性腮腺炎:白细胞总数和中性粒细胞明显增高。
2.血清学检查
流行性腮腺炎:血清和尿淀粉酶测定,90%患者发病早期有血清和尿淀粉酶增高,且淀粉酶增高程度往往与腮腺肿胀程度成正比,恢复期血清淀粉酶逐渐降至正常。血清学检测特异性IgM抗体可作为早期诊断指标。
化脓性腮腺炎:细菌培养可明确致病菌,如培养出金黄色葡萄球菌等化脓性细菌可辅助诊断。
三、病毒学检查
对于流行性腮腺炎,病毒分离是最可靠的诊断方法,可从患者唾液、脑脊液、尿液或血液中分离出腮腺炎病毒,但操作相对复杂,一般在科研等特殊情况下开展。
四、与其他相似疾病鉴别
1.其他病毒性腮腺炎:如肠道病毒引起的腮腺炎,临床表现与流行性腮腺炎相似,但通过病毒核酸检测等手段可进一步鉴别,肠道病毒引起的腮腺炎在肠道病毒相关检测中会有阳性表现。
2.颈部及耳前淋巴结炎:肿大不以耳垂为中心,而是局限于颈部或耳前区,为核状体,较坚硬,边缘清楚,压痛明显,表浅者可活动,可发现与颈部或耳前区淋巴结相关的原发病灶,如咽部炎症、耳部炎症等,而腮腺管口无红肿。
如果怀疑患有腮腺炎,应及时就医,医生会综合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等多方面情况进行准确判断,以便采取合适的处理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