腮腺炎可通过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辅助诊断,不同人群患病有不同注意事项。临床表现上,流行性腮腺炎有前驱症状、腮腺肿大等表现,化脓性腮腺炎单侧发病、局部红肿胀痛等;实验室检查中,血常规、血清学检查、病毒分离有不同特点;影像学检查中B超可辅助鉴别;儿童、成人、老年人患病各有注意要点。
一、临床表现观察
腮腺炎主要分为流行性腮腺炎和化脓性腮腺炎等类型,可从以下临床表现初步判断是否得了腮腺炎。
流行性腮腺炎:多有发热、乏力、食欲缺乏等前驱症状,1-2天后出现腮腺肿大,通常以耳垂为中心,向前、后、下发展,使腮腺区呈梨形肿胀,边缘不清,局部皮肤紧张发亮但不发红,有疼痛及触痛,张口、咀嚼(尤其进酸性食物时)时疼痛加重。部分患者可累及单侧或双侧腮腺,还可能伴有颌下腺、舌下腺肿大。病程一般为2-3周。儿童和青少年是主要发病人群,在集体生活环境中易传播。
化脓性腮腺炎:常为单侧发病,腮腺局部红、肿、热、痛明显,挤压腮腺时可见脓液自导管口流出。患者全身症状较重,可有高热、寒战等表现,多发生于身体抵抗力低下的人群,如术后患者、长期卧床患者等。
二、实验室检查辅助诊断
血常规:流行性腮腺炎患者外周血白细胞计数正常或稍低,淋巴细胞相对增多;化脓性腮腺炎患者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计数明显增高。
血清学检查:检测血清中腮腺炎病毒特异性抗体,如补体结合试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等。若患者恢复期血清中特异性IgG抗体滴度比急性期升高4倍及以上,或急性期IgM抗体阳性,可辅助诊断流行性腮腺炎。
病毒分离:从患者唾液、脑脊液、尿或血中分离出腮腺炎病毒,是诊断流行性腮腺炎的金标准,但操作相对复杂,一般在科研等特殊情况下开展。
三、影像学检查协助判断
B超检查:可观察腮腺的大小、形态及内部回声情况。流行性腮腺炎时可见腮腺肿大,实质回声不均匀;化脓性腮腺炎时可见腮腺内有低回声区,导管扩张等表现,有助于鉴别诊断。尤其对于儿童患者,B超检查相对安全、无创。
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儿童:儿童患腮腺炎时,家长需密切观察其体温变化、腮腺肿胀情况及精神状态等。由于儿童免疫系统发育尚未完善,病情变化可能较快,若出现高热不退、头痛、呕吐等症状,需及时就医。同时,儿童患病期间应注意休息,保证充足睡眠,饮食宜清淡、易消化,避免食用酸性食物,以免加重腮腺疼痛。
成人:成人患腮腺炎时,也要注意休息,保证营养摄入。若同时患有其他基础疾病,如糖尿病等,需更加关注血糖变化,因为腮腺炎可能影响患者的代谢功能。此外,成人在患病期间应避免过度劳累,保持良好的心态,积极配合治疗。
老年人:老年人患腮腺炎时,由于其机体功能衰退,免疫力较低,病情可能较为严重,且易出现并发症。要密切监测生命体征,如体温、血压等,同时注意观察有无心肺等重要脏器的受累表现。老年人患病后恢复相对较慢,需加强护理,保证营养均衡,注意口腔卫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