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力性尿失禁治疗方法包括非手术和手术治疗。非手术治疗有盆底肌训练(各年龄段轻、中度患者适用,长期坚持可改善症状)、生物反馈疗法(增强盆底肌训练依从性和效果,适用于单纯盆底肌训练效果不佳者)、电刺激疗法(促进盆底肌收缩,可单独或结合盆底肌训练使用);手术治疗有无张力尿道中段悬吊术(常用,适用于中、重度患者,创伤小恢复快,有风险需全面评估)和耻骨后膀胱尿道悬吊术(传统方式,创伤大恢复长,特定情况可考虑)。
盆底肌训练:这是压力性尿失禁的一线治疗方法。对于各年龄段的患者都适用,尤其是轻、中度患者。具体方法是患者有意识地进行盆底肌收缩和舒张训练,每次收缩不少于3秒,然后放松,连续进行15-30分钟,每天进行3次。研究表明,长期坚持盆底肌训练可以增加盆底肌的力量和控制能力,改善尿失禁症状。例如,有研究显示经过6-12个月的规范盆底肌训练,约50%-80%的患者症状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对于女性患者,妊娠、分娩等因素可能导致盆底肌损伤,通过盆底肌训练可以促进盆底肌功能恢复;对于老年男性患者,随着年龄增长盆底肌功能下降,盆底肌训练也有助于改善尿失禁情况。
生物反馈疗法:利用生物反馈设备,将盆底肌的肌电活动等信息转化为患者可以感知的信号,如声音、图像等,帮助患者更正确地进行盆底肌训练。生物反馈疗法可以增强患者对盆底肌训练的依从性和训练效果。它适用于各种年龄段的压力性尿失禁患者,尤其是那些单纯盆底肌训练效果不佳的患者。对于一些生活方式中久坐、缺乏运动的人群,生物反馈疗法可以通过实时反馈引导他们正确进行盆底肌训练,改善尿失禁状况。
电刺激疗法:通过电极对盆底肌进行电刺激,促进盆底肌收缩,增强盆底肌的力量。电刺激疗法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与盆底肌训练结合使用。对于产后女性等盆底肌损伤的患者,电刺激疗法可以帮助修复盆底肌功能。需要注意的是,在使用电刺激疗法时要根据患者的个体情况调整电流强度等参数,以确保患者的舒适度和安全性。
手术治疗
无张力尿道中段悬吊术:是目前常用的手术治疗方法之一。适用于中、重度压力性尿失禁患者。手术原理是通过在尿道中段放置一个悬吊材料,增加尿道的阻力,从而改善尿失禁症状。该手术创伤相对较小,恢复较快。对于一些年龄较大、身体状况相对较好的患者较为适用。但手术也存在一定的风险,如感染、排尿困难等并发症,在手术前需要对患者进行全面评估,包括身体一般状况、尿失禁严重程度等。对于有严重基础疾病、不能耐受手术的患者则不适合该手术。
耻骨后膀胱尿道悬吊术:也是一种传统的手术方式,通过将膀胱尿道悬吊,提高尿道阻力来治疗压力性尿失禁。但该手术创伤相对较大,术后恢复时间较长,目前应用相对无张力尿道中段悬吊术有所减少,但对于一些特定情况的患者,如复杂的压力性尿失禁合并其他盆底问题的患者,可能仍然是一种选择。在考虑该手术时,需要综合评估患者的病情和身体状况,权衡手术的利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