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阴白色病变的症状有哪些
外阴白色病变又称慢性外阴营养不良,主要症状有外阴瘙痒(最主要,夜间重,不同人群均会出现,长期可致心理问题)、外阴皮肤黏膜色泽改变(包括不同程度变白及少见的发红等)、外阴皮肤增厚或变薄(增厚者粗糙如皮革样,变薄者干燥易皲裂)、外阴皲裂与溃疡(严重时出现,可致疼痛,合并感染有脓性分泌物等)及其他伴随症状(外阴灼热感、性交痛、排尿不适等)。
外阴瘙痒:这是最主要的症状,患者多难以忍受。瘙痒程度轻重不一,夜间往往更为明显。瘙痒的原因可能与病变局部神经末梢受到刺激等因素有关。不同年龄的人群均可出现瘙痒症状,幼女患者因搔抓可能会导致外阴及肛周皮肤出现潮红、皲裂等改变;育龄女性和绝经后女性也会因瘙痒影响生活质量和睡眠等。长期的瘙痒可能会影响患者的心理状态,导致焦虑等情绪问题。
外阴皮肤黏膜色泽改变
变白:病变部位的皮肤黏膜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变白,可呈白色斑块状、点状等。其变白的机制可能与局部黑色素细胞功能障碍等有关。这种色泽改变可发生在大阴唇、小阴唇、阴蒂等部位,病变范围大小不一。对于有外阴色素减退表现的人群,需要密切观察色泽变化情况,因为部分病变可能存在恶变倾向。
其他色泽改变:除了变白外,还可能出现皮肤黏膜发红等情况,不过相对变白来说较少见。发红可能与局部炎症等因素相关,当合并有感染等情况时,可能会出现局部发红伴有肿胀等表现。
外阴皮肤增厚或变薄
增厚:部分患者外阴皮肤会出现增厚现象,质地变得粗糙,可能像皮革样改变。增厚的皮肤可能会影响外阴的外观形态,例如大阴唇皮肤增厚可能会使阴唇变得肥厚。增厚的皮肤组织在显微镜下可见表皮角化过度等改变,这种情况多与局部的慢性刺激等因素有关,长期的搔抓等机械刺激可能会导致皮肤增厚。
变薄:有的患者外阴皮肤会变薄,变得干燥、易皲裂。变薄的皮肤在外观上可能会显得较为菲薄,甚至可以看到皮下血管等。变薄的皮肤由于其防御功能减弱,更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损伤,如摩擦等,从而加重不适症状。
外阴皲裂与溃疡:病情较严重时,外阴皮肤可能会出现皲裂,尤其是在大阴唇、小阴唇等部位,皲裂可引起疼痛。如果合并有感染等情况,还可能出现溃疡,溃疡处可伴有脓性分泌物等。幼女患者出现外阴皲裂时,可能会因疼痛而影响排尿等,需要引起重视。育龄女性出现溃疡时,可能会影响日常生活和性生活等。
其他伴随症状
外阴灼热感:部分患者会感觉外阴有灼热感,尤其在排尿后等情况时可能会更为明显。灼热感的出现与局部病变导致的神经末梢敏感性增加等因素有关。
性交痛:对于有病变的外阴,在性交时可能会出现疼痛,这会影响夫妻性生活质量,进而可能对夫妻关系产生一定影响。尤其是绝经后女性,本身阴道黏膜就相对脆弱,合并外阴白色病变时性交痛可能会更为显著。
排尿不适:病变累及尿道口时,可能会出现排尿不适,如尿频、尿痛等症状。幼女患者如果出现排尿不适,可能会表现出哭闹、排尿时不安等情况,需要家长密切观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