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酒后胃出血需立即停止饮酒,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就医,经急诊评估、辅助检查后根据病情进行药物、内镜下或手术治疗,康复期要调整饮食、注意休息与活动并定期复查。
一、立即停止饮酒
酒精会持续刺激胃黏膜,加重胃出血情况,所以一旦发生喝酒后胃出血,首先要做的就是立刻停止饮酒,避免进一步损伤胃部。
二、保持呼吸道通畅
如果胃出血导致呕吐,要让患者采取侧卧位,防止呕吐物堵塞呼吸道引起窒息。对于有基础肺部疾病或年老体弱者,更要密切关注呼吸道情况,及时清理口腔内的呕吐物等。
三、及时就医
1.急诊评估:尽快前往医院急诊科,医生会通过问诊了解饮酒量、出血症状出现时间等情况,还会进行体格检查,初步判断病情严重程度。对于有心血管疾病等基础病史的患者,胃出血可能会诱发更严重的心血管事件,需要格外重视。
2.辅助检查
胃镜检查:这是诊断胃出血病因和部位的重要手段。通过胃镜可以直接观察胃内情况,明确是胃溃疡、胃黏膜撕裂等哪种原因引起的出血。对于不同年龄的患者,胃镜检查的耐受性有所不同,儿童进行胃镜检查需要在麻醉等特殊准备下进行。
血常规检查:可以了解患者血红蛋白水平等,评估出血的严重程度。比如血红蛋白下降明显提示出血量较大。对于老年患者,血常规变化可能相对不敏感,但仍能为病情判断提供参考。
凝血功能检查:如果患者本身存在凝血功能异常,可能会影响胃出血的预后和治疗,需要进行该项检查,如本身有肝病等病史的患者可能存在凝血功能障碍。
四、根据病情进行相应治疗
1.药物治疗:医生可能会根据情况使用抑制胃酸分泌的药物,如质子泵抑制剂等,减少胃酸对胃黏膜创面的刺激,促进止血。但具体药物的选择会综合患者整体情况,如是否有肝肾功能不全等因素。
2.内镜下治疗:如果胃镜下发现明确的出血病灶,可能会进行内镜下止血治疗,如注射止血、电凝止血等。对于不同病因导致的胃出血,内镜下治疗的效果和后续处理会有所差异。
3.手术治疗:少数情况可能需要手术治疗,比如胃大量出血经保守治疗无效等情况。但手术风险会因患者年龄、基础疾病等因素而不同,如老年患者手术耐受性相对较差。
五、康复期注意事项
1.饮食调整:在胃出血停止后的康复期,饮食要逐渐从流食、半流食过渡到正常饮食。开始时可选择温凉、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如米汤、藕粉等,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粗糙的食物,防止再次损伤胃黏膜。对于有吸烟、饮酒等不良生活方式的患者,要劝导其戒烟限酒,这有助于胃黏膜的修复。
2.休息与活动:患者需要保证充足的休息,避免过度劳累。但也并非绝对卧床,可以根据身体恢复情况适当进行轻度活动,如散步等,但要避免剧烈运动。对于年老体弱者,休息和活动的平衡需要更加谨慎把握。
3.定期复查:按照医生要求定期复查胃镜等相关检查,了解胃黏膜恢复情况,以及是否存在复发等情况。尤其是有胃溃疡等基础病史的患者,定期复查非常重要。对于儿童患者,康复期的随访和监测也不能忽视,要关注其生长发育等情况与胃黏膜恢复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