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性腮腺炎主要由腮腺炎病毒引起,该病毒传播性强,可通过多种途径传播并引发炎症反应。人体易感性受年龄(儿童和青少年尤其是515岁高发,免疫系统未成熟且集体环境易传播)、免疫力低下(免疫系统疾病、化疗等情况及过度疲劳等因素致感染风险增加)、未接种疫苗(缺乏特异性免疫力易感染)等因素影响。环境方面,冬春季多见,因气候及室内活动多利于病毒传播,居住环境拥挤、卫生差也易造成病毒扩散。针对特殊人群有温馨提示,如儿童要接种疫苗、出现症状及时就医隔离,免疫力低下人群要增强免疫力注意卫生,孕妇孕期要注意防护。
一、病原体因素
流行性腮腺炎主要由腮腺炎病毒引起,该病毒属于副黏液病毒科,是一种单股RNA病毒。此病毒对腺体和神经组织有亲和力,侵入人体后,可在局部黏膜上皮细胞和淋巴结中复制,然后进入血液循环,形成病毒血症,进而播散至腮腺等多种腺体和中枢神经系统等器官,引发炎症反应。病毒的传播性较强,可通过空气飞沫、直接接触等途径传播,人群普遍易感。
二、人体易感性因素
1.年龄:儿童和青少年是流行性腮腺炎的高发人群,尤其是515岁的儿童。这个年龄段的人群免疫系统尚未完全发育成熟,对腮腺炎病毒的抵抗力相对较弱。而且在学校、幼儿园等集体环境中,儿童接触密切,容易造成病毒的传播和流行。例如,在学校里,一个孩子感染了腮腺炎病毒,很容易通过空气飞沫或共用物品等方式将病毒传播给其他同学。
2.免疫力低下:患有免疫系统疾病、正在接受化疗或使用免疫抑制剂等导致免疫力低下的人群,感染腮腺炎病毒的风险会增加。因为他们的免疫系统无法有效地识别和清除病毒,使得病毒更容易在体内大量繁殖,从而引发疾病。此外,过度疲劳、营养不良等因素也可能导致身体免疫力暂时下降,增加感染的几率。
3.未接种疫苗:腮腺炎疫苗可以有效预防流行性腮腺炎。未接种过疫苗的人群对腮腺炎病毒缺乏特异性免疫力,一旦接触到病毒,就容易被感染。在疫苗普及程度较低的地区,流行性腮腺炎的发病率相对较高。
三、环境因素
1.季节:流行性腮腺炎全年均可发病,但以冬、春季较为多见。这两个季节气候相对寒冷、干燥,人们多在室内活动,空气流通不畅,有利于病毒的生存和传播。而且寒冷的天气可能会使人体呼吸道黏膜的抵抗力下降,更容易受到病毒的侵袭。
2.居住环境:居住环境拥挤、卫生条件差的地方,病毒更容易传播。在人口密集的地区,如城市的一些老旧居民区、集体宿舍等,人们接触频繁,一旦有患者出现,很容易造成疾病的传播和扩散。此外,不注意个人卫生,如不勤洗手、不经常通风等,也会增加感染的风险。特殊人群温馨提示:对于儿童,家长应按时带孩子接种腮腺炎疫苗,在高发季节尽量避免带孩子去人员密集、空气不流通的场所。如果孩子出现发热、腮腺肿大等症状,应及时就医,并隔离至腮腺肿胀完全消退,以免传染给其他儿童。对于免疫力低下的人群,要注意加强营养,适当锻炼,提高身体免疫力,同时注意个人卫生,避免接触腮腺炎患者。孕妇感染腮腺炎病毒可能会对胎儿产生不良影响,因此在孕期要特别注意防护,尽量避免去公共场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