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柱侧弯的治疗及康复包括观察随访、支具治疗、手术治疗和康复训练。轻度侧弯且骨骼未成熟者定期X线监测;Cobb角20°-40°且骨骼未成熟者用支具治疗,需全天佩戴并定期调整;Cobb角大于40°-50°等情况需手术;康复训练包括呼吸、脊柱柔韧性和核心肌群训练。
一、观察随访
1.适用情况:对于轻度脊柱侧弯(Cobb角<20°)且骨骼未发育成熟的患儿,需定期进行脊柱X线检查监测侧弯进展情况。因为处于生长发育期的儿童,脊柱侧弯可能会随生长而加重,通过定期观察能及时发现侧弯变化。
2.监测频率:一般每4-6个月进行一次脊柱X线摄片检查,关注Cobb角的变化以及脊柱的生长发育情况。
二、支具治疗
1.适用情况:当脊柱侧弯Cobb角在20°-40°之间且骨骼未发育成熟时,支具治疗是常用方法。支具可以限制脊柱侧弯的进展。例如,波士顿支具、色努支具等,通过施加外力来矫正脊柱的畸形。
2.佩戴要求:患者需要全天佩戴支具,除了洗澡等特殊情况,一般每天佩戴时间不少于23小时,并且要定期到医院调整支具,以适应身体的生长变化。对于青少年患者,要让其了解支具治疗的重要性和长期坚持佩戴的必要性,因为支具治疗需要患者有较高的依从性才能取得较好效果。
三、手术治疗
1.适用情况:当脊柱侧弯Cobb角大于40°-50°,或者支具治疗无效、侧弯进展迅速(每年Cobb角增加大于5°)且骨骼已接近发育成熟时,通常需要考虑手术治疗。手术的目的是矫正脊柱畸形,防止侧弯进一步加重,改善心肺功能等相关并发症。
2.手术方式:常见的手术方式有脊柱侧凸后路矫形融合术等。手术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个性化设计,术中会使用内固定装置来维持脊柱的矫正位置,术后需要进行康复训练来促进恢复。对于儿童患者,手术风险相对较高,需要充分评估手术的收益和风险,并且术后要密切关注脊柱的恢复情况以及身体的生长发育影响,可能需要长期的随访和康复指导。
四、康复训练
1.呼吸训练:对于脊柱侧弯患者,尤其是侧弯较严重影响心肺功能的患者,呼吸训练很重要。例如腹式呼吸训练,每天进行3-4次,每次10-15分钟。通过深呼吸可以增强呼吸肌力量,改善心肺功能,这对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术后恢复都有帮助。青少年患者可以在课余时间进行规律的呼吸训练,养成良好的呼吸习惯。
2.脊柱柔韧性训练:包括瑜伽中的一些脊柱伸展动作等,但要在专业人士指导下进行。通过脊柱柔韧性训练可以增加脊柱的活动度,帮助矫正脊柱侧弯。比如猫牛式动作,缓慢地进行脊柱的前屈和后伸运动,每次持续10-15秒,每天进行3-4组。对于儿童患者,要选择适合其身体发育阶段的柔韧性训练方式,避免过度运动造成损伤。
3.核心肌群训练:加强腹部和背部核心肌群的训练有助于维持脊柱的稳定性。例如平板支撑运动,开始时可以从短时间开始,如每次坚持10-20秒,逐渐增加到每次1-2分钟,每天进行2-3组。核心肌群训练对于预防脊柱侧弯加重以及术后恢复脊柱稳定性都有积极作用,不同年龄的患者可以根据自身情况调整训练强度和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