膝关节炎是以膝关节软骨退变、骨质增生为特征的慢性关节病,病理机制涉及软骨磨损等,临床表现有疼痛等,影像学X线可见关节间隙变窄等,治疗以缓解症状等为主;滑膜炎是滑膜受刺激炎症致积液的关节病变,病理因外伤等,表现为肿胀等,影像学X线早期可能无异常,治疗针对病因等,二者在病理、临床表现、影像学及治疗原则上均有不同。
滑膜炎:是滑膜受到刺激产生炎症,造成分泌液失调形成积液的一种关节病变。滑膜是关节囊的内层结构,当关节受到外伤、感染、免疫等因素影响时,滑膜会出现充血、水肿等炎症反应,导致滑膜细胞分泌增多,而吸收减少,进而形成关节积液。如青少年运动损伤容易引发膝关节滑膜炎,长期处于潮湿寒冷环境可能增加滑膜炎的发病风险,不同性别在滑膜炎发病上无明显绝对差异,但运动强度较大的男性可能因运动损伤更易患滑膜炎。
临床表现
膝关节炎:主要症状为膝关节疼痛,早期疼痛多在活动后出现,休息后缓解,随着病情进展,疼痛可变为持续性,同时伴有膝关节肿胀、僵硬,尤其是晨起时较为明显,活动后稍有缓解但活动受限逐渐加重,可出现关节畸形,如膝内翻或膝外翻等,严重影响患者的行走功能,年龄较大的患者更易出现关节畸形等严重表现,长期患病的患者心理状态也可能受到影响,出现焦虑等情绪。
滑膜炎:主要表现为膝关节肿胀,肿胀程度可因病情轻重而异,疼痛相对较轻,多为隐痛或胀痛,伴有关节活动受限,活动时可感觉关节有卡顿感,一般无明显的关节畸形,发病较急的患者可能在短时间内出现膝关节明显肿胀,儿童若患滑膜炎,可能因表达不清而表现为膝关节活动异常,需家长密切观察。
影像学检查特点
膝关节炎:X线检查可见关节间隙变窄,软骨下骨硬化,骨质增生,如骨赘形成等;磁共振成像(MRI)可更清晰显示软骨退变、半月板损伤等情况,对于早期膝关节炎,MRI能发现软骨信号改变等早期病变,年龄较大患者的X线表现往往更典型,能清晰看到关节结构的退变情况。
滑膜炎:X线检查早期可能无明显异常,随着病情发展可出现关节间隙轻度增宽等非特异性表现;MRI检查可见滑膜增厚、关节腔积液等情况,能直观显示滑膜的炎症改变和关节积液的程度,儿童滑膜炎在MRI上的表现需结合临床症状综合判断,以区别其他关节病变。
治疗原则
膝关节炎:治疗以缓解症状、延缓病情进展为主。非药物治疗包括减轻体重以减少膝关节负重、进行适当的关节功能锻炼(如游泳、慢走等)、物理治疗(如热敷、超短波等);药物治疗可使用非甾体抗炎药(如塞来昔布等)缓解疼痛;对于病情严重、保守治疗无效的患者可考虑手术治疗,如关节置换术等,老年人由于身体机能下降,手术风险相对较高,在选择治疗方案时需充分评估身体状况,女性患者在激素相关治疗方面需考虑激素对身体其他系统的影响。
滑膜炎:治疗首先要针对病因进行处理,如外伤引起的滑膜炎需制动休息,感染引起的滑膜炎需进行抗感染治疗。非药物治疗包括休息、抬高患肢等;药物治疗可使用非甾体抗炎药减轻炎症和疼痛;对于积液较多的患者可进行穿刺抽液,儿童滑膜炎在治疗时需特别注意避免过度治疗,遵循安全护理原则,以保守治疗为主,密切观察病情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