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得了腮腺炎需先明确是流行性腮腺炎还是化脓性腮腺炎,然后进行一般治疗与护理,包括让孩子充分休息、调整饮食;对症处理发热和腮腺肿痛,如物理或药物降温、冷敷等;医疗干预方面,流行性腮腺炎早期遵医嘱用抗病毒药物(谨慎评估),化脓性腮腺炎用敏感抗菌药物;特殊人群如婴幼儿要密切观察病情、注意口腔卫生,学龄期儿童要避免去人群密集场所且适当活动。要根据情况采取对应措施,密切观察病情,严重时及时就医。
一、明确腮腺炎类型
腮腺炎主要有流行性腮腺炎和化脓性腮腺炎。流行性腮腺炎是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通过飞沫传播等;化脓性腮腺炎多是细菌感染所致,如金黄色葡萄球菌等感染引起。可通过临床表现及相关检查来区分,比如流行性腮腺炎常双侧或单侧腮腺肿大、疼痛,可能伴有发热等全身症状;化脓性腮腺炎多为单侧腮腺红肿热痛,挤压腮腺时有脓液自导管口流出等。
二、一般治疗与护理
休息方面:患病孩子需充分休息,避免过度劳累,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这有助于身体恢复,因为患病时身体免疫力相对较低,充足休息利于机体修复。年龄较小的孩子可能需要家长更多地陪伴休息,营造安静舒适的休息环境。
饮食调整:饮食要清淡,避免食用酸性食物,因为酸性食物会刺激唾液分泌,加重腮腺肿痛。可以给孩子吃一些流质或半流质食物,如米粥、面条、藕粉等,保证孩子摄入足够的营养和水分,防止因发热等情况导致脱水。对于婴幼儿,要注意喂养方式,保证营养摄入。
三、对症处理
发热处理:如果孩子有发热情况,要监测体温。低于38.5℃且精神状态较好时,可采用物理降温,如用温水擦拭孩子的额头、颈部、腋窝、腹股沟等部位,通过水分蒸发带走热量来降温;若体温高于38.5℃且孩子有不适表现,可考虑使用退热药物,但需遵循儿科用药原则,优先选择适合儿童的退热药物,且注意药物禁忌等。不同年龄的孩子对发热的耐受及药物选择有差异,要特别注意低龄儿童的用药安全。
腮腺肿痛缓解:可以用冷毛巾局部冷敷腮腺部位,每次冷敷15-20分钟,每天可多次冷敷,以减轻肿痛症状。但要注意冷敷温度不宜过低,避免冻伤孩子皮肤。
四、医疗干预
流行性腮腺炎的抗病毒治疗:在发病早期,可遵医嘱使用抗病毒药物,如利巴韦林等,但要严格掌握适应证和禁忌证。对于流行性腮腺炎,目前主要是对症支持治疗为主,抗病毒药物的使用要谨慎评估。
化脓性腮腺炎的抗菌治疗:如果是化脓性腮腺炎,根据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选用敏感抗菌药物进行治疗,如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等抗菌药物,但具体药物选择需由医生根据孩子病情判断。
五、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婴幼儿:婴幼儿患腮腺炎时病情变化可能较快,家长要密切观察孩子的精神状态、体温、腮腺肿痛等情况,一旦有异常及时就医。护理时要特别注意口腔卫生,防止继发感染,因为婴幼儿自身免疫力更弱,口腔卫生不良易加重病情。
学龄期儿童:学龄期儿童患腮腺炎后要注意避免到学校等人群密集场所,防止疾病传播给其他同学。同时要保证孩子在患病期间的学习和生活平衡,在身体允许的情况下适当进行一些轻松的活动,但避免剧烈运动。
总之,孩子得了腮腺炎后,要根据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如有严重情况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