萎缩性胃炎是胃黏膜固有腺体萎缩的疾病,由多种因素引发,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治疗方法包括一般治疗(保持良好生活方式)、根除幽门螺杆菌治疗(联合用药)、药物治疗(保护胃黏膜、促进胃肠动力、补充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等);特殊人群如老年人、儿童、孕妇和哺乳期妇女治疗时各有注意事项;患者需定期复查胃镜和病理活检,伴有肠化生或不典型增生者复查间隔可能缩短,以预防胃癌。
一、萎缩性胃炎的概述
萎缩性胃炎是一种胃黏膜固有腺体萎缩的胃部疾病,可由幽门螺杆菌(Hp)感染、不良饮食习惯、胆汁反流、自身免疫等多种因素引起。其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部分患者可能出现上腹部隐痛、胀满、嗳气、食欲不振等消化不良症状,也有患者无明显症状。
二、治疗方法
1.一般治疗:患者应保持良好的生活方式,这对病情的改善至关重要。饮食上,需规律进餐,定时定量,避免暴饮暴食。减少食用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以及过冷、过热、过酸、过甜的食物,这些食物可能刺激胃黏膜,加重病情。同时,要戒烟戒酒,烟草中的尼古丁和酒精都会损伤胃黏膜。此外,保持心情舒畅,避免长期处于精神紧张、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中,因为精神因素也会影响胃部的正常功能。
2.根除幽门螺杆菌治疗:如果检查发现存在幽门螺杆菌感染,通常需要进行根除治疗。目前常用的治疗方案为质子泵抑制剂、铋剂和抗生素联合使用。根除幽门螺杆菌可以阻止胃黏膜进一步萎缩和肠化生,降低胃癌的发生风险。
3.药物治疗
保护胃黏膜药物:如铝碳酸镁等,这类药物可以中和胃酸,在胃黏膜表面形成一层保护膜,减轻胃酸对胃黏膜的刺激,促进胃黏膜的修复和愈合。
促进胃肠动力药物:对于伴有腹胀、嗳气等消化不良症状的患者,可使用莫沙必利、多潘立酮等药物,增强胃肠蠕动,促进胃排空,缓解症状。
补充维生素和微量元素:适当补充维生素C、维生素E、β-胡萝卜素等抗氧化维生素,以及锌、硒等微量元素,可能有助于延缓胃黏膜萎缩和肠化生的进展。
其他药物:对于有恶性贫血的患者,需要补充维生素B12和叶酸。
三、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老年人:老年人身体机能下降,肝肾功能可能有所减退,在用药时需要特别谨慎,选择对肝肾功能影响较小的药物,并密切关注药物的不良反应。同时,老年人可能合并多种基础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等,在治疗萎缩性胃炎时要考虑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
2.儿童:儿童患萎缩性胃炎相对较少,但如果确诊,治疗时应更加注重安全性。尽量优先采用非药物治疗方法,如调整饮食结构等。在必须使用药物时,要严格掌握药物的适应证和禁忌证,避免使用对儿童生长发育有不良影响的药物。
3.孕妇和哺乳期妇女:这两类人群在治疗萎缩性胃炎时,用药选择受到很大限制,因为很多药物可能会对胎儿或婴儿产生不良影响。一般先采取饮食调整和生活方式改善等非药物治疗方法,如果症状严重需要用药,必须在医生的指导下,选择对胎儿或婴儿相对安全的药物。
四、定期复查
萎缩性胃炎患者需要定期进行胃镜检查和病理活检,以便及时了解胃黏膜的病变情况。一般建议每年进行一次胃镜检查,对于伴有肠化生或不典型增生的患者,复查间隔时间可能需要缩短。通过定期复查,可以早期发现病情的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预防胃癌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