淋病由淋病奈瑟菌感染引起,通过性接触或间接接触传播,临床表现有男女及儿童不同表现,诊断结合病史等及实验室检查,治疗用头孢曲松等抗生素;尿道炎病因多样,临床表现男女有别,诊断靠病史等及实验室检查,治疗依病因选药,特殊人群需谨慎。
一、病因方面
淋病:由淋病奈瑟菌感染引起,主要通过性接触传播,也可通过接触被污染的物品间接传播。例如,在不卫生的公共浴室、游泳池等场所接触到被淋病奈瑟菌污染的物品后可能感染。不同年龄、性别人群均可感染,性生活活跃的中青年是高发人群,有不洁性生活史者风险更高。
尿道炎:病因多样,除了病原体感染外,还可能与非感染性因素有关。感染性因素包括细菌(如大肠埃希菌等)、支原体、衣原体等感染;非感染性因素可能与尿道损伤、化学物质刺激(如使用刺激性较强的清洁剂冲洗尿道等)、过敏反应等有关。各年龄、性别均可发病,有尿道损伤史、长期留置导尿管、频繁不洁性生活等情况的人群更容易患尿道炎。
二、临床表现方面
淋病:男性急性淋病初期症状为尿道口红肿、发痒及轻度刺痛,随后有稀薄黏液流出,很快转为脓性,排尿时尿道有烧灼样痛,可伴有尿频、尿急,夜间阴茎常有痛性勃起。女性急性淋病主要累及宫颈、尿道,宫颈感染时表现为宫颈充血、水肿、触痛,有脓性分泌物;尿道感染时出现尿频、尿急、尿痛,检查可见尿道口红肿、压痛、有脓性分泌物。儿童淋病多因接触被污染的物品或通过母婴传播,女性儿童可能出现外阴阴道炎,表现为外阴、会阴和肛周红肿,阴道有脓性分泌物。
尿道炎:男性尿道炎常见症状有尿道刺痒、灼痛,可伴有尿频、尿急,尿道口轻度红肿,分泌物稀薄,呈浆液性或脓性。女性尿道炎症状相对不典型,部分人有尿道烧灼感、尿频,尿道口可能仅有轻度发红,分泌物少。不同病因引起的尿道炎临床表现略有差异,如衣原体或支原体感染引起的尿道炎,症状可能相对较轻,但病程可能较长。
三、诊断方面
淋病:需结合病史、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实验室检查主要是取尿道或宫颈分泌物进行涂片革兰染色,可发现革兰阴性双球菌;也可进行核酸检测等分子生物学方法,能更敏感、特异检测淋病奈瑟菌。对于儿童淋病,还需考虑通过适当的标本采集方法进行检测,如女性儿童可能需要从阴道取材等,但要注意操作的安全性和合理性。
尿道炎:同样需要详细病史采集,然后进行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包括尿道分泌物涂片镜检、病原体培养及核酸检测等。如怀疑支原体或衣原体感染,可进行相应的特异性检测。不同病因导致的尿道炎,实验室检查指标会有不同表现,医生需综合判断。
四、治疗方面
淋病:治疗药物主要是头孢曲松等抗生素,根据最新的临床指南选择合适的抗生素进行规范治疗。治疗过程中要注意遵循足疗程、足量用药原则,治疗后还需进行复查以确保治愈。对于儿童淋病患者,要选择对儿童相对安全且有效的抗生素,同时要考虑儿童的体重、肝肾功能等因素,在医生指导下用药。
尿道炎:根据不同病因选择相应治疗。如细菌感染引起的尿道炎,使用相应敏感抗生素;支原体或衣原体感染引起的尿道炎,常用阿奇霉素等药物治疗。治疗时同样要注意个体化,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择合适药物,对于特殊人群如孕妇、儿童等,要特别谨慎选择药物,避免对其生长发育等造成不良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