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期梅毒一般在感染后3-10年发病,可累及多系统,皮肤黏膜损害有结节性梅毒疹(好发部位、表现等)和梅毒性树胶肿(表现等);骨骼损害有骨梅毒(累及部位、表现等);心血管梅毒有主动脉炎(表现等)和主动脉瓣关闭不全(表现等);神经梅毒有无症状神经梅毒(脑脊液异常等)、脑膜血管梅毒(症状等)、麻痹性痴呆(表现等)。
一、皮肤黏膜损害
1.结节性梅毒疹:
好发于头面部、肩背及四肢伸侧。损害为簇集性绿豆大小的结节,质硬,呈铜红色,表面可坏死、溃疡,愈后留有萎缩性瘢痕。结节可分批出现,新旧皮疹同时存在,分布不对称。
从年龄角度看,各年龄段均可发病,但成年人相对更易出现此类表现,生活方式如长期免疫力低下等可能增加发病风险。对于有梅毒感染史且出现此类皮肤结节的患者,需高度警惕三期梅毒。
2.梅毒性树胶肿:
为三期梅毒的典型表现,初为皮下小硬结,逐渐增大,与皮肤粘连,呈暗红色浸润性斑块,中央逐渐软化破溃,形成穿凿性溃疡,有黏稠树胶状脓汁渗出,愈后形成萎缩性瘢痕。
其发生与梅毒螺旋体在体内持续感染、组织破坏有关,不同年龄、性别均可发病,若患者有不洁性行为史等梅毒感染高危因素,出现此类皮肤损害需及时排查梅毒。
二、骨骼损害
1.骨梅毒:
可累及长骨、颅骨、肩胛骨等。常见表现为骨膜炎,患者感局部疼痛,夜间加重;也可出现树胶肿性骨炎,导致骨质破坏,影响骨骼功能。
年龄方面,任何年龄段感染梅毒后都可能发生骨梅毒,但成年人因感染梅毒螺旋体后病程发展到三期相对常见。生活方式中,长期不规范生活可能降低身体抵抗力,增加骨骼受累风险。有梅毒病史的人群,若出现骨骼疼痛等不适,应考虑骨梅毒可能。
三、心血管梅毒
1.主动脉炎:
可累及主动脉根部,患者可无明显症状,或有胸痛等表现,听诊可闻及主动脉瓣区收缩期杂音。
心血管梅毒多见于感染梅毒螺旋体多年后,年龄较大的患者相对更易发生,男性发病可能略多于女性,与梅毒螺旋体长期侵犯心血管系统,导致主动脉结构和功能改变有关。有梅毒感染史且出现胸痛等心血管相关症状时,需排查心血管梅毒。
2.主动脉瓣关闭不全:
严重时可出现呼吸困难、心悸等心力衰竭表现。这是由于梅毒螺旋体侵犯主动脉瓣,导致瓣叶受损、关闭不全,影响心脏功能。年龄较大、感染梅毒时间较长的患者更易出现此类情况,需通过心脏相关检查等明确诊断。
四、神经梅毒
1.无症状神经梅毒:
无明显神经系统症状,但脑脊液检查可发现异常,如淋巴细胞增多、蛋白含量增加、梅毒血清学试验阳性等。
各年龄段都可能存在,与梅毒螺旋体侵犯神经系统但尚未出现明显临床症状有关,有梅毒感染史者需定期进行脑脊液检查以排查无症状神经梅毒。
2.脑膜血管梅毒:
可出现头痛、呕吐、偏瘫、失语等症状,是由于梅毒螺旋体累及脑膜和脑血管,导致脑膜炎症和血管狭窄或闭塞,影响神经系统功能。不同年龄、性别均可发病,有梅毒感染史且出现神经系统相关症状时,要考虑脑膜血管梅毒可能。
3.麻痹性痴呆:
表现为进行性痴呆、人格改变、智能减退、震颤等。这是梅毒螺旋体侵犯脑实质,导致神经细胞受损、脑功能衰退的结果,多见于感染梅毒螺旋体多年后的成年人,男性相对多见,需通过神经系统检查、脑脊液检查等明确诊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