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指肠溃疡有特定疼痛部位即上腹部偏右,疼痛性质多样且具规律性,多为空腹痛、进食后缓解,部分不典型;消化系统相关症状有反酸、烧心、恶心呕吐、食欲变化;还伴有体重变化、夜间痛等,夜间痛因迷走神经兴奋、胃酸增多致空腹刺激溃疡面加重,老年患者夜间痛易被忽视。
一、疼痛症状
1.疼痛部位:十二指肠溃疡的疼痛多位于上腹部偏右的位置,一般在剑突下或脐上方偏右处。这种疼痛位置具有一定的特异性,是由于十二指肠的解剖位置所决定的,十二指肠球部是溃疡的好发部位,其对应的体表投影区域就是上腹部偏右。
2.疼痛性质:疼痛性质多样,常见的有钝痛、胀痛、灼痛、饥饿样痛等。例如,有些患者会感觉像饥饿时那样的隐痛或钝痛,这是因为空腹时胃酸直接刺激溃疡面,引发疼痛感觉。疼痛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多数患者表现为空腹疼痛,即进食前疼痛较为明显,进食后疼痛可缓解,这是因为进食后食物缓冲了胃酸,减少了胃酸对溃疡面的刺激。不过,也有部分患者的疼痛规律不典型,尤其是一些老年人或者合并其他基础疾病的患者,可能疼痛规律会有所改变。
二、消化系统相关症状
1.反酸、烧心:由于溃疡导致胃酸分泌紊乱,患者常常会出现反酸现象,即胃内容物经食管反流至口腔,感觉有酸味。同时,还可能伴有烧心感,表现为胸骨后或上腹部有灼热样的感觉,这是因为胃酸反流刺激食管黏膜引起的。
2.恶心、呕吐:当溃疡引起十二指肠痉挛或者影响到胃肠道的正常蠕动时,患者可能会出现恶心症状,严重时可导致呕吐。呕吐物多为胃内的容物,一般为未消化的食物。如果呕吐频繁,可能会导致患者脱水、电解质紊乱等情况,尤其是儿童患者,由于其身体调节功能相对较弱,更需要关注脱水等并发症的发生。例如,儿童患者出现频繁呕吐时,要及时补充水分和电解质,避免出现严重的内环境紊乱。
3.食欲变化:部分患者可能会出现食欲减退的情况,因为溃疡引起的疼痛和不适会影响患者的进食欲望。但也有少数患者可能会因为疼痛导致的饥饿感而出现食欲亢进的现象,但这种情况相对较少见。不同年龄的患者表现可能有所不同,儿童患者如果食欲减退,可能会影响其生长发育,需要家长密切关注其饮食摄入情况;老年患者食欲变化可能与整体身体状况有关,需要综合评估其营养状况。
三、其他伴随症状
1.体重变化:长期的十二指肠溃疡可能会影响患者的进食和营养吸收,从而导致体重下降。如果患者在没有刻意减肥的情况下,出现体重明显减轻,需要警惕溃疡是否出现了并发症或者病情加重。尤其是一些慢性溃疡患者,要定期监测体重变化,以便及时发现病情的异常变化。对于儿童患者,体重不增或者下降可能会影响其正常的生长发育进程,需要引起重视。
2.夜间痛:不少十二指肠溃疡患者会出现夜间疼痛加重的情况,这是因为夜间人体迷走神经兴奋,胃酸分泌增多,而空腹状态下胃酸对溃疡面的刺激更为明显,从而导致夜间疼痛加剧。夜间痛也是十二指肠溃疡的一个较为典型的症状表现,与胃溃疡的疼痛规律有所不同,胃溃疡多在进食后疼痛明显,而十二指肠溃疡以空腹及夜间痛为主要特点。特殊人群中,老年患者的夜间痛可能更容易被忽视,因为老年人对疼痛的感知可能不如年轻人敏感,需要家属多留意老人的夜间睡眠情况,若老人夜间出现睡眠不安、辗转反侧等情况,要考虑到十二指肠溃疡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