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肠痉挛什么症状
肠痉挛是小儿急性腹痛最常见情况、成人也可因肠道病变等发生,有脐周阵发性绞痛等症状及相应伴随表现,儿童多见于婴幼儿至学龄前儿童与饮食不规律等有关,成人与饮食不节等有关,通过典型症状等诊断,需与急性阑尾炎、肠梗阻等鉴别。
一、肠痉挛的定义
肠痉挛是由于肠壁平滑肌强烈收缩而引起的阵发性腹痛,是小儿急性腹痛中最常见的情况,成人也可因肠道病变等原因发生肠痉挛。
二、肠痉挛的症状
1.腹痛特点
疼痛部位:主要集中在脐周,疼痛部位不固定,这是因为肠道痉挛的部位可能会变化。对于儿童来说,由于其表达能力有限,常表现为突然发作的哭闹不安,有时可卷曲下肢。成人肠痉挛时腹痛位置也多以脐周为主,但可通过语言准确描述疼痛位置。
疼痛性质:为阵发性的绞痛,疼痛程度轻重不一,轻的可能只是腹部的不适感,重的则会剧烈疼痛,发作时孩子可能会翻滚、拒按腹部等。例如一些儿童肠痉挛发作时会不停地哭闹,难以安抚,腹部可摸到紧张的肠管。
2.伴随症状
消化系统症状:可能伴有呕吐,这是因为肠道痉挛刺激了胃肠道,引起胃肠道的逆蠕动导致呕吐。如果是婴幼儿,呕吐可能是比较明显的症状,吐出胃内容物等。还可能出现腹泻或便秘的情况,腹泻时大便次数增多,质地较稀;便秘时排便困难。例如有些儿童肠痉挛发作后可能出现短暂的腹泻,而成人肠痉挛有时可能表现为便秘。
全身表现:一般全身情况较好,没有发热等感染中毒症状,但如果肠痉挛是由于肠道感染等原因引起,可能会伴有低热等表现。对于年龄较小的儿童,由于其体温调节中枢不完善,若肠痉挛合并感染,可能体温波动不典型,但会有精神欠佳等表现。
三、不同人群肠痉挛的特点及相关因素影响
1.儿童肠痉挛
年龄因素:多见于婴幼儿至学龄前儿童,这与儿童肠道神经系统发育不完善有关,肠道容易出现痉挛。比如3个月-3岁的儿童相对更易发生肠痉挛。生活方式方面,若儿童饮食不规律,进食过多生冷食物、过快进食等都可能诱发肠痉挛。例如夏天儿童吃太多冰淇淋等冷饮后,容易引起肠道痉挛。
特殊人群风险:对于有过敏体质的儿童,食用易过敏食物后也可能诱发肠痉挛。比如对牛奶蛋白过敏的儿童,饮用牛奶后可能出现肠痉挛症状。
2.成人肠痉挛
生活方式因素:成人肠痉挛可能与饮食不节有关,如暴饮暴食、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过度饮酒等。长期精神紧张、焦虑等情绪因素也可能影响肠道功能,诱发肠痉挛。例如一些上班族由于工作压力大,长期精神紧张,容易出现肠痉挛症状。
病史因素:有肠道疾病史的成人,如患有肠炎、肠道寄生虫病等,肠道黏膜处于相对敏感状态,更容易发生肠痉挛。比如有慢性肠炎病史的人,在肠道受到刺激时就容易出现肠痉挛发作。
四、肠痉挛的诊断与鉴别
1.诊断:主要根据典型的腹痛症状,如阵发性脐周绞痛等,结合患者的年龄、病史等综合判断。一般通过详细询问病史,了解腹痛的发作情况、伴随症状等,再结合体格检查,腹部查体时可能会有肠鸣音亢进等表现,但腹部无固定压痛点等。
2.鉴别诊断
与急性阑尾炎鉴别:急性阑尾炎初期也可能有脐周疼痛,但随后疼痛会转移至右下腹,且伴有发热、右下腹固定压痛等表现,与肠痉挛的疼痛部位及特点不同。
与肠梗阻鉴别:肠梗阻除了有腹痛外,还会有停止排气排便、呕吐、腹胀等表现,腹部X线等检查可发现肠管扩张、气液平面等,与肠痉挛有明显区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