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筋膜炎的症状
肌筋膜炎症状多样,包括局部慢性疼痛、牵涉痛,肌肉紧张、痉挛,关节及运动功能受限,部分患者有皮肤感觉异常、晨僵现象,不同人群症状有差异且可能与基础疾病相互影响。
一、疼痛症状
1.局部疼痛
性质:多为慢性疼痛,可表现为酸痛、胀痛或刺痛等。例如,腰背部肌筋膜炎患者,腰部常出现持续的隐痛或胀痛,在劳累、受凉后疼痛可能加重。这种疼痛具有一定的持续性,不同于急性损伤的剧烈疼痛,但会长期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定位:疼痛部位相对固定,与病变的肌筋膜部位相关。比如,肩部肌筋膜炎患者,疼痛主要集中在肩部周围,可放射至颈部或上臂,但有明确的起始痛点,通过按压可发现局部的压痛点,这些压痛点往往是病变肌筋膜的集中区域。
2.牵涉痛
病变的肌筋膜可引起远处部位的牵涉痛。以颈肩肌筋膜炎为例,颈部的病变可能导致患者出现上肢的牵涉痛,疼痛范围较广,但与神经分布区域不完全一致。这是因为肌筋膜的病变刺激了周围的神经末梢,通过神经传导引起远处部位的疼痛感觉。
二、肌肉紧张与痉挛
1.肌肉紧张
患者受累部位的肌肉可出现紧张状态。触摸时可感觉到肌肉较硬,弹性降低。例如,腿部肌筋膜炎患者,小腿肌肉会有紧张感,影响腿部的正常活动,患者可能自觉腿部发紧,活动时受限。这种肌肉紧张是机体对肌筋膜病变的一种保护性反应,但长期的肌肉紧张又会进一步加重肌筋膜的劳损。
2.肌肉痉挛
严重时可出现肌肉痉挛,表现为肌肉突发的、不自主的强直性收缩。比如,足底肌筋膜炎患者可能会在夜间出现足底肌肉痉挛,导致脚部疼痛剧烈,难以行走。肌肉痉挛的发生与肌筋膜的炎症刺激、局部代谢产物堆积等因素有关,炎症介质的释放会刺激肌肉纤维,引起痉挛发作。
三、活动受限
1.关节活动受限
由于疼痛和肌肉紧张、痉挛等因素,患者相应关节的活动范围会受到限制。例如,肩关节肌筋膜炎患者,肩关节的外展、上举等活动会明显受限,患者可能无法完成梳头、穿衣等日常动作。这是因为肌筋膜的病变影响了肌肉对关节的正常牵拉和协调作用,导致关节活动障碍。
2.运动功能受限
对于一些需要运动功能的部位,如腰部肌筋膜炎患者,腰部的前屈、后伸、侧弯等运动都会受到影响,患者在进行弯腰拾物等动作时会感到困难。长期的活动受限还可能导致肌肉萎缩等继发性改变,进一步加重病情。
四、其他表现
1.皮肤感觉异常
部分患者可能出现受累部位皮肤的感觉异常,如麻木感、刺痛感等。这是因为肌筋膜的病变可能刺激了周围的神经末梢,影响了神经的正常传导功能。例如,臀部肌筋膜炎患者,除了臀部疼痛外,可能会出现臀部皮肤的麻木感,这种感觉异常会给患者带来不适。
2.晨僵现象
晨起时症状可能较为明显,出现晨僵现象。比如,颈肩部肌筋膜炎患者,早晨起床后会感觉颈肩部僵硬、疼痛,活动后症状可有所缓解,但随着活动量的增加,疼痛可能又会出现反复。晨僵的发生与夜间肌肉处于相对静止状态,炎症介质堆积,肌筋膜组织粘连等因素有关。
不同年龄段、性别、生活方式及病史的人群,肌筋膜炎的症状可能会有一定差异。例如,长期从事重体力劳动的人群,肌筋膜炎的疼痛和活动受限等症状可能更为明显;女性在孕期或产后,由于身体结构和激素水平的变化,也可能更容易出现肌筋膜炎相关症状,且症状可能会因身体的特殊状态而有所不同。对于有基础疾病如关节炎等的患者,肌筋膜炎的症状可能会相互影响,使病情更加复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