腺性膀胱炎的症状有哪些
腺性膀胱炎症状多样,包括膀胱刺激症状(尿频、尿急、尿痛)、血尿表现(肉眼血尿、镜下血尿)及其他症状(排尿困难、下腹部不适),膀胱刺激症状因膀胱黏膜受病变刺激致膀胱敏感性增高等引发,血尿因病变处血管受刺激破裂出血等所致,其他症状与膀胱内病变组织增生致膀胱出口梗阻或病变累及膀胱周围组织有关。
一、膀胱刺激症状
尿频:患者会频繁产生排尿的欲望,相较于正常情况,排尿次数明显增多。这是因为膀胱黏膜受到病变刺激,导致膀胱敏感性增高,即使膀胱内仅有少量尿液,也会引起强烈的排尿信号传导至中枢神经系统,从而频繁引发排尿动作。在不同年龄、性别的人群中均可出现,例如儿童可能表现为玩耍时突然频繁要求去厕所,成年女性可能在工作时频繁跑向卫生间等。其发生与腺性膀胱炎导致膀胱容量相对减少以及神经感受器异常敏感有关。
尿急:患者一旦有尿意,就难以控制,需立即排尿,否则可能出现急迫性尿失禁。这是由于膀胱黏膜的病变破坏了膀胱正常的储尿和控尿功能,使得逼尿肌出现不自主的收缩,在有少量尿液时就触发了排尿反射。无论是年轻还是年老的患者,都可能面临尿急带来的困扰,比如正在开会的男性患者可能因尿急而不得不中途离席去厕所。
尿痛:排尿时尿道或膀胱区会出现疼痛不适感。疼痛性质可为刺痛、灼痛等。这是因为炎症病变刺激膀胱黏膜及周围组织,在排尿过程中尿液刺激病变部位,引发疼痛感觉。不同生活方式的人群,如长期久坐、饮水少的人群,可能因局部炎症反应相对更重而更容易出现尿痛症状。
二、血尿表现
肉眼血尿:部分患者可出现肉眼可见的血尿,尿液呈红色,外观如洗肉水样等。这是因为腺性膀胱炎病变处的血管受到刺激,容易破裂出血,血液进入尿液中导致肉眼血尿。在有吸烟等不良生活方式的人群中,可能由于机体整体状态不佳,使得病变处血管脆性增加,更容易发生出血,从而增加肉眼血尿的发生概率。对于有既往泌尿系统结石、感染病史的患者,腺性膀胱炎合并血尿时需要更细致地评估病情,因为原有病史可能与当前血尿的发生存在一定关联。
镜下血尿:更多患者是通过尿液检查发现镜下血尿,即离心沉淀尿液后,在显微镜下可见红细胞。这是因为病变轻微时可能仅表现为微观的血管损伤出血,需要借助实验室检查才能发现。年龄较大的人群,随着机体功能的衰退,泌尿系统的代偿和修复能力下降,镜下血尿可能更容易被忽略或较难早期发现,需要定期进行尿液检查以便及时发现异常。
三、其他症状
排尿困难:少数患者可能出现排尿困难的情况,表现为排尿起始迟缓、尿线变细、排尿不尽等。这是由于膀胱内病变组织增生等原因,导致膀胱出口梗阻,影响尿液的正常排出。男性患者本身存在前列腺等结构,若同时合并腺性膀胱炎,可能会加重排尿困难的程度,因为前列腺部位的病变与膀胱出口梗阻可能相互影响。对于有长期排尿困难病史的患者,在诊断腺性膀胱炎时需要排除其他可能导致排尿困难的疾病,如前列腺增生等,进行全面的泌尿系统检查来明确病因。
下腹部不适:患者常感觉下腹部有坠胀、隐痛等不适症状。病变累及膀胱周围组织时,会引起下腹部的牵涉痛或持续的不适感。不同性别在生活中可能因活动方式等不同,对下腹部不适的感知和描述略有差异,但本质都是由于膀胱病变刺激周围组织神经引起的。例如女性患者可能在日常活动中,如行走、久坐时更能感受到下腹部的这种异样感觉,需要注意与其他妇科疾病导致的下腹部不适进行鉴别诊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