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破伤风
破伤风是由破伤风梭菌经伤口侵入在缺氧环境繁殖产毒引起肌痉挛的特异性感染,其病原体是革兰阳性厌氧芽孢杆菌,有潜伏期、前驱症状和典型肌肉强直性痉挛等临床表现,主要靠病史和临床表现诊断,预防包括伤口处理、主动免疫(儿童接种百白破疫苗,成人伤口污染重或深时注射类毒素)和被动免疫(伤口污染重等情况注射抗毒素或免疫球蛋白),儿童、老年人、糖尿病患者等特殊人群有相应注意事项。
一、破伤风的定义
破伤风是由破伤风梭菌经由皮肤或黏膜伤口侵入人体,在缺氧环境下生长繁殖,产生破伤风痉挛毒素而引起肌痉挛的一种特异性感染。破伤风梭菌是一种厌氧菌,广泛存在于土壤、人和动物粪便中。
二、破伤风的病原体特点
破伤风梭菌是革兰阳性厌氧芽孢杆菌,芽孢抵抗力极强,在自然界中可存活数年。其芽孢需经高温(如100℃持续数分钟)、高压等处理才能被杀死。当人体有伤口且伤口处于缺氧环境时,破伤风梭菌芽孢可发芽繁殖并产生毒素。
三、破伤风的临床表现
1.潜伏期:通常为7~8天,但也可短至24小时或长达数月、数年。潜伏期越短,预后越差。新生儿破伤风一般在断脐后7天左右发病,故俗称“七日风”。
2.前驱症状:患者可出现乏力、头晕、头痛、咀嚼无力、局部肌肉发紧、扯痛、反射亢进等。
3.典型症状:肌肉强直性痉挛是破伤风的典型表现。首先累及咀嚼肌,表现为咀嚼不便、张口困难,随后依次累及面部表情肌、颈、背、腹、四肢肌肉、膈肌等。患者可出现苦笑面容、颈项强直、角弓反张、呼吸困难等。强烈的肌痉挛可导致肌肉断裂,甚至骨折。
四、破伤风的诊断
主要依靠病史和临床表现,一般根据患者有开放性伤口感染史,出现上述典型的肌肉痉挛症状即可作出临床诊断。实验室检查一般无特异性发现,当有肺部感染时,白细胞可明显升高。
五、破伤风的预防
1.伤口处理:对于较深的伤口、污染严重的伤口,应立即用3%过氧化氢溶液冲洗伤口,彻底清创,去除坏死组织和异物,创造有氧环境,以抑制破伤风梭菌的生长繁殖。
2.主动免疫:
儿童:儿童可通过接种百白破三联疫苗进行主动免疫。百白破疫苗可刺激机体产生抗破伤风毒素的抗体。一般婴儿在3、4、5月龄时各接种1剂,1.5~2岁、6~7岁时各加强接种1剂。
成人:对于未接种过百白破疫苗或接种史不详的成人,若受伤后伤口污染严重或伤口较深,需注射破伤风类毒素进行主动免疫。
3.被动免疫:
伤口污染严重、受伤前未免疫或免疫史不清者:需注射破伤风抗毒素(TAT)或破伤风人免疫球蛋白(TIG)。破伤风抗毒素是马血清制剂,使用前需做皮试,阳性者需采用脱敏注射法;破伤风人免疫球蛋白由人体血浆制备,一般无过敏反应,不需做皮试,可直接注射。被动免疫的保护作用一般可持续2~3周。
六、特殊人群的破伤风相关注意事项
1.儿童:儿童免疫系统尚未完全发育成熟,对于破伤风的易感性较高。在儿童的日常护理中,要注意避免儿童受伤,若受伤应及时正确处理伤口。儿童接种百白破疫苗是预防破伤风的重要措施,家长应按照国家免疫规划程序按时带儿童接种疫苗。
2.老年人:老年人身体机能衰退,伤口愈合能力较差,且可能合并其他基础疾病。老年人若受伤,更要重视伤口的处理,及时评估是否需要进行被动免疫等预防措施。
3.糖尿病患者: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不佳时,伤口容易感染且不易愈合,这类患者受伤后更应严格处理伤口,加强血糖控制,并根据情况及时采取破伤风预防措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