淋病由淋病奈瑟菌引起,主要通过性接触和母婴传播,男性有急性和慢性表现,女性也有相应急慢性表现,可通过病史、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诊断,需尽早规范用药治疗,预防要从性行为、母婴、个人卫生及监测治疗等方面入手。
一、淋病的定义
淋病是由淋病奈瑟菌(简称淋球菌)引起的以泌尿生殖系统化脓性感染为主要表现的性传播疾病。淋球菌为革兰阴性双球菌,多存在于多核白细胞内,呈肾形成对排列。
二、淋病的传播途径
1.性接触传播:是淋病的主要传播方式,包括同性及异性之间的性接触。成人淋病几乎都是通过性接触感染。感染率与性接触次数、性伴侣数量等有关。例如,与淋病患者一次性接触感染的概率约为20%-30%。
2.母婴传播:患淋病的孕妇可通过产道感染新生儿,引起新生儿淋菌性结膜炎等。孕妇感染淋球菌后,若未经及时治疗,约50%的新生儿在通过产道时会被感染,导致新生儿淋菌性眼炎,若不及时治疗可致失明。
三、淋病的临床表现
(一)男性淋病
1.急性淋病:
潜伏期一般为2-10天,平均3-5天。早期症状为尿道口灼痒、红肿及外翻,排尿时灼痛,伴尿频,尿道口有少量黏液性分泌物。24小时后,红肿发展到整个阴茎头及部分尿道,尿道黏液性分泌物渐多,冲出尿道口外溢,进而可出现尿痛明显加重,阴茎勃起时疼痛等。
可有腹股沟淋巴结肿大、疼痛,甚至化脓。
2.慢性淋病:多由急性淋病治疗不彻底迁延而来,症状持续存在,表现为尿道不适、灼热感、尿道轻微刺痛,晨起时可见尿道口有少量稀薄黏液性分泌物,挤压尿道时才有少许脓性分泌物溢出。
(二)女性淋病
1.急性淋病:
感染后症状往往不如男性典型。常见的有宫颈炎,表现为宫颈充血、水肿、触痛,有脓性分泌物;尿道炎,表现为尿频、尿急、尿痛,检查可见尿道口红肿、触痛、有脓性分泌物;前庭大腺炎,表现为单侧前庭大腺红肿、疼痛,严重时可形成脓肿。
2.慢性淋病:多由急性淋病未治疗或治疗不彻底转化而来,可出现下腹坠胀、腰酸背痛、白带增多等症状,可反复发作,导致输卵管狭窄、阻塞,引起宫外孕或不孕。
四、淋病的诊断
1.病史:有不洁性接触史、配偶感染史或新生儿母亲有淋病史等。
2.临床表现:根据上述男女不同的临床表现进行初步判断。
3.实验室检查:
涂片检查:取尿道或宫颈脓性分泌物涂片,革兰染色后镜检,可见中性粒细胞内有革兰阴性双球菌,对急性期男性患者有诊断价值,但女性患者阳性率低。
培养检查:是诊断淋病的金标准。将分泌物接种于巧克力琼脂培养基或Thayer-Martin培养基,在35℃、含5%-10%二氧化碳环境中培养24-48小时,根据菌落形态、氧化酶试验及糖发酵试验等进行鉴定。
五、淋病的治疗
一旦确诊淋病,应尽早、及时、足量、规则用药。目前常用的治疗药物有头孢曲松、大观霉素等。
六、淋病的预防
1.性行为方面:
保持单一性伴侣,避免不安全性行为。正确使用安全套可以降低淋病的感染风险,但不能完全杜绝,因为安全套不能覆盖所有可能接触的部位。
避免多个性伴侣,减少性传播疾病的发生概率。
2.母婴方面:孕妇应进行产前检查,若发现感染淋病应及时治疗,以防止新生儿感染。
3.个人卫生方面:注意个人卫生,保持外生殖器清洁,但不要滥用清洁剂冲洗阴道,以免破坏阴道正常菌群平衡,增加感染风险。
4.监测与治疗:与淋病患者有过性接触的人应及时进行检查,若发现感染应同时治疗,防止疾病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