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部肌腱损伤有多种症状,包括急性损伤时疼痛剧烈、慢性损伤时疼痛隐匿;急性损伤后肿胀迅速、慢性损伤肿胀较轻;主动和被动活动均受限,轻度损伤肌力轻度减弱、重度损伤肌力明显减弱;不同人群有差异,儿童肿胀明显易致畸形,女性影响精细动作且心理受影响大,手部过度使用人群慢性损伤常见且恢复难。
一、疼痛
急性损伤时:手部肌腱损伤多有明确外伤史,受伤当时即可出现受伤部位较为剧烈的疼痛,疼痛程度因损伤程度不同而有所差异,轻度肌腱损伤可能仅为刺痛,重度损伤则为胀痛或跳痛,疼痛部位与肌腱损伤的具体部位相关,如屈指肌腱损伤时,手指屈曲部位疼痛明显。
慢性损伤时:若为慢性劳损导致的肌腱损伤,疼痛相对较隐匿,多为酸痛、隐痛,在手部活动时疼痛可加重,休息后可稍有缓解,但长期积累后疼痛会逐渐明显,且可能伴有局部压痛,按压损伤肌腱部位时疼痛会被激发。
二、肿胀
急性损伤后:受伤部位会迅速出现肿胀,这是由于肌腱损伤后局部血管破裂出血,组织液渗出所致。一般在受伤后数小时内即可观察到受伤手部相应部位肿胀,肿胀程度与损伤的严重程度成正比,严重的肌腱损伤可能会导致手部明显肿胀,甚至皮肤发亮,可伴有皮下淤血,皮肤颜色可呈现青紫色等。
慢性损伤时:慢性肌腱损伤引起的肿胀相对较轻,多为局部的轻度肿胀,且肿胀程度在一天内可能有波动,一般活动后肿胀会稍有加重,休息后可略有减轻,但长期不愈的慢性损伤也可能导致肿胀逐渐加重。
三、活动受限
主动活动受限:手部肌腱是控制手指运动的重要结构,肌腱损伤后会明显影响手指的主动活动。例如,屈指肌腱损伤时,手指屈曲功能会受到限制,患者难以完成正常的握拳动作;伸指肌腱损伤时,手指伸直功能受限,不能正常伸展手指。不同部位的肌腱损伤会导致相应手指的特定方向活动受限,如指浅屈肌腱损伤主要影响手指的近侧指间关节屈曲,指深屈肌腱损伤主要影响远侧指间关节屈曲。
被动活动受限:部分情况下,肌腱损伤后被动活动也会受到一定影响。当肌腱损伤导致局部粘连等情况时,被动活动手指时可能会感觉到阻力,且活动范围不如正常情况。例如,严重的屈肌腱损伤后,经过一段时间修复,可能会出现肌腱与周围组织粘连,此时被动活动手指时会发现活动度减小,且有僵硬感。
四、肌力减弱
轻度肌腱损伤:轻度的手部肌腱损伤可能仅表现为肌力轻度减弱,患者仍能完成一些基本的手部动作,但力量较正常时有所下降,比如拿取较轻物品时感觉力量不足。
重度肌腱损伤:重度肌腱损伤时,肌力减弱较为明显,严重影响手部的握持、捏取等功能,患者可能无法完成正常的抓握动作,甚至连较轻便的物体都难以握住。例如,手部主要伸肌腱或屈肌腱完全断裂时,手指几乎失去运动功能,肌力几乎完全丧失。
五、特殊表现(不同年龄、性别等因素影响下的差异)
儿童:儿童手部肌腱损伤时,由于其表达能力有限,疼痛等症状可能表述不清晰,但肿胀可能相对更为明显,因为儿童组织疏松。而且儿童手部肌腱损伤后,生长发育可能受到一定影响,若不及时处理,可能会导致手指畸形等严重后果。例如,儿童屈指肌腱损伤后,若治疗不当,可能会影响手指的正常生长,导致手指弯曲畸形等。
女性:女性手部相对较为精细,肌腱损伤后可能会更明显地影响日常生活中的精细动作,如化妆、使用手机等需要精细操作的活动。而且女性可能更关注手部外观,肿胀、疼痛等症状对其心理影响可能相对较大。
有手部过度使用病史人群:长期从事手工劳作等手部过度使用的人群,慢性肌腱损伤较为常见,其症状可能以慢性疼痛、轻度肿胀和活动轻度受限为主,但随着病情进展,活动受限和肌力减弱会逐渐加重,且由于长期劳损,肌腱损伤修复相对困难,恢复周期较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