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潴留是尿液在膀胱内积聚不能正常排出的病理状态,分为急性和慢性。急性尿潴留发病突然,常见于膀胱出口梗阻等;慢性尿潴留起病缓,有排尿不畅等症状。病因包括机械性梗阻(尿道、膀胱颈部梗阻)和动力性梗阻(神经源性、药物因素)。临床表现上急性尿潴留有下腹部膨隆疼痛等,慢性尿潴留有排尿困难等。诊断可通过体格检查、超声、尿流动力学等。治疗急性尿潴留需迅速引流尿液并针对病因治疗,慢性尿潴留依病因治疗,及时诊治对改善预后重要。
一、分类
1.急性尿潴留:发病突然,膀胱内迅速充满尿液,患者会感到下腹部胀痛难忍,排尿困难。常见于各种原因引起的膀胱出口梗阻,如前列腺增生患者因受凉、饮酒等诱因导致前列腺充血水肿,突然加重梗阻,引发急性尿潴留;也可见于尿道结石、狭窄等导致尿道梗阻,使尿液无法排出。在年龄方面,老年男性由于前列腺增生的高发,是急性尿潴留的常见人群;从生活方式看,长期饮酒、久坐等可能增加前列腺充血风险,诱发急性尿潴留。
2.慢性尿潴留:起病缓慢,病程较长,患者多有排尿不畅、尿频、尿急等症状,可逐渐出现膀胱残余尿量增多。常见于膀胱颈部梗阻、神经源性膀胱等。神经源性膀胱可能与神经系统疾病有关,如脊髓损伤、糖尿病神经病变等,这些疾病会影响膀胱的神经支配,导致膀胱逼尿肌功能异常,从而引起慢性尿潴留。对于有神经系统疾病病史或糖尿病病史的人群,需警惕慢性尿潴留的发生。
二、病因
1.机械性梗阻:
尿道梗阻:尿道结石、狭窄、肿瘤等可阻塞尿道,使尿液排出受阻。例如尿道结石,结石会占据尿道空间,阻碍尿液通过。
膀胱颈部梗阻:前列腺增生、膀胱颈部挛缩等可导致膀胱颈部狭窄,影响尿液从膀胱排出。前列腺增生在老年男性中常见,随着年龄增长,前列腺体积逐渐增大,压迫尿道,引起膀胱颈部梗阻。
2.动力性梗阻:
神经源性:中枢神经系统病变(如脑出血、脑梗死、脊髓肿瘤等)、外周神经系统病变(如糖尿病性神经病变、盆腔手术损伤神经等)可影响膀胱的神经支配,导致膀胱逼尿肌收缩无力或尿道括约肌痉挛,引起尿潴留。糖尿病患者若长期血糖控制不佳,容易出现神经病变,影响膀胱功能。
药物因素:某些药物可引起尿潴留,如抗胆碱能药物(如阿托品、山莨菪碱等)、α受体阻滞剂(如部分用于治疗高血压的药物)等,这些药物可能抑制膀胱逼尿肌收缩或导致尿道括约肌收缩,从而引起尿潴留。
三、临床表现
1.急性尿潴留:患者下腹部突然膨隆,疼痛明显,不能自主排尿,膀胱区叩诊呈浊音。
2.慢性尿潴留:表现为排尿困难、尿频、尿急,可伴有残余尿量增加,长期慢性尿潴留可导致双肾积水、肾功能损害,出现腰酸、乏力等表现,严重时可影响全身状况。
四、诊断方法
1.体格检查:检查下腹部是否膨隆,叩诊膀胱区了解膀胱充盈情况。
2.超声检查:可准确测量膀胱残余尿量,正常情况下膀胱残余尿量应小于50ml,若残余尿量增多则提示可能存在尿潴留。
3.尿流动力学检查:对于动力性梗阻引起的尿潴留有重要诊断价值,可评估膀胱逼尿肌的收缩功能和尿道括约肌的功能状态。
五、治疗原则
1.急性尿潴留:首先要迅速引流尿液,缓解患者痛苦,可采用导尿术,如一次性导尿管导尿,对于导尿困难者可采用耻骨上膀胱穿刺造瘘等方法引流尿液。然后针对病因进行治疗,如前列腺增生引起的急性尿潴留,在病情稳定后可考虑手术治疗解除梗阻。
2.慢性尿潴留:根据病因进行治疗,如前列腺增生可使用药物改善排尿症状,必要时手术治疗;神经源性膀胱则需要针对神经系统原发病进行治疗,同时可采用间歇性清洁导尿等方法帮助患者排尿,以保护肾功能。
总之,尿潴留是一种需要引起重视的泌尿系统疾病,不同类型和病因的尿潴留表现和治疗方法有所不同,及时明确诊断并采取合适的治疗措施对于改善患者预后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