腺性膀胱炎的临床症状
腺性膀胱炎临床症状包括膀胱刺激症状(尿频、尿急、尿痛)、部分患者出现血尿、少数患者有排尿困难、有些患者有下腹部坠胀不适等症状,膀胱刺激症状中尿频表现为排尿次数明显增多,不同年龄影响不同;尿急可致急迫性尿失禁,不同性别影响有别;尿痛是排尿时尿道或膀胱区疼痛不适,不同年龄表现有差异;血尿有肉眼和镜下之分,不同年龄需关注情况不同;排尿困难因膀胱出口梗阻,不同性别表现受影响;下腹部坠胀不适在特定情况下会加重且与基础疾病有关。
一、膀胱刺激症状
尿频:患者会频繁地产生排尿的欲望,排尿次数明显增多。这是因为膀胱黏膜受到病变刺激,导致膀胱的敏感性增高,即使膀胱内仅有少量尿液,也会引起患者产生尿意。例如,正常情况下每天排尿次数在4-6次左右,而腺性膀胱炎患者可能每天排尿次数达到10次以上,且白天和夜晚排尿次数都会增加。从年龄角度来看,儿童患者如果出现腺性膀胱炎导致的尿频,可能会影响其日常的活动和学习,因为频繁的排尿需求会打断正常的活动节奏;老年患者由于膀胱功能本身可能存在一定退化,再加上腺性膀胱炎的刺激,尿频症状可能会更为明显,严重影响其夜间睡眠质量,导致睡眠不足。
尿急:患者一旦有尿意,就很难控制,需要立即排尿,否则可能会出现急迫性尿失禁。这是由于膀胱黏膜的病变使得膀胱逼尿肌功能发生紊乱,当膀胱内有少量尿液时,就会触发逼尿肌不自主收缩,从而产生强烈的尿急感。对于女性患者来说,由于尿道较短,尿急时更容易发生尿失禁的情况,这会给患者的日常生活带来很大困扰,比如在公共场合可能会因为无法控制尿急而陷入尴尬境地。而男性患者虽然相对发生尿失禁的概率较低,但尿急症状同样会严重影响其生活质量,导致其不敢远距离出行等。
尿痛:排尿时尿道或膀胱区会出现疼痛不适。疼痛性质可以是刺痛、灼痛等。这是因为膀胱黏膜的炎症病变使得膀胱黏膜变得敏感,在尿液通过尿道和膀胱时,刺激病变部位引起疼痛。尿痛症状在不同年龄和性别的患者中表现可能有所差异,年轻患者可能因为对疼痛的敏感度相对较高,会更明显地表达出尿痛带来的不适;而老年患者可能由于对疼痛的耐受性相对较好,但也会影响其排尿时的感受,导致其排尿意愿降低,进一步加重尿频等症状。
二、血尿
部分患者会出现血尿,可表现为肉眼血尿或镜下血尿。肉眼血尿是指患者自己能看到尿液呈红色,镜下血尿则需要通过尿常规检查才能发现红细胞。血尿的产生是因为病变的膀胱黏膜血管受到刺激,导致血管破裂出血。引起血尿的原因可能与膀胱黏膜的炎症、糜烂等有关。在年龄方面,老年患者如果出现无痛性血尿,需要高度警惕是否存在其他严重疾病合并腺性膀胱炎的可能,因为老年人是泌尿系统肿瘤的高发人群,虽然腺性膀胱炎本身也可能引起血尿,但需要进行进一步检查以排除肿瘤等病变;儿童患者出现血尿相对较少见,但一旦出现也需要引起重视,积极查找病因。
三、排尿困难
少数患者可能会出现排尿困难的症状,表现为排尿起始缓慢、尿线变细、排尿费力等。这是由于膀胱内病变组织增生等原因,导致膀胱出口梗阻,尿液排出受阻。对于男性患者来说,本身存在前列腺等结构,腺性膀胱炎引起的膀胱出口梗阻可能会加重排尿困难的程度;而女性患者虽然没有前列腺,但膀胱颈部的病变也可能导致类似的排尿困难表现。在生活方式方面,如果患者本身存在长期憋尿等不良生活习惯,可能会加重膀胱出口梗阻的程度,使得排尿困难症状更加明显。比如一些工作繁忙的人群,常常因为专注工作而长时间憋尿,这对于腺性膀胱炎患者来说,会进一步损害膀胱功能,加重排尿困难等症状。
四、其他症状
有些患者可能还会出现下腹部坠胀不适等症状。这种下腹部坠胀感可能会持续存在,尤其是在长时间站立或活动后可能会加重。从病史角度来看,如果患者本身有泌尿系统的其他基础疾病,如慢性膀胱炎等,腺性膀胱炎的存在可能会使这些下腹部坠胀等症状更加复杂和难以缓解。例如,患者本身就有慢性膀胱炎病史多年,再患上腺性膀胱炎后,两种疾病共同作用可能会导致下腹部坠胀等症状持续时间更长、程度更重,给患者带来更多的痛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