败血症会引发全身症状、局部症状及器官功能异常表现。全身症状有发热或低体温、寒战、乏力虚弱;局部症状是不同部位感染有相应表现;器官功能异常方面,心血管系统可致心率加快、血压下降,呼吸系统出现呼吸频率加快、呼吸困难,神经系统有神志改变,消化系统有食欲减退等症状,血液系统可现凝血功能异常。
一、全身症状
1.发热或低体温
败血症患者常出现体温异常,可表现为高热,体温可超过38.5℃,也可能出现低体温,体温低于36℃。这是因为病原体侵入人体后,引发机体的免疫反应,导致体温调节中枢功能紊乱。对于儿童来说,由于其体温调节中枢尚未发育完善,体温波动可能更为明显,需要密切监测。在老年人中,由于机体免疫力下降,对感染的反应可能不典型,低体温情况相对更常见,需特别注意。
2.寒战
部分败血症患者会出现寒战,这是由于细菌等病原体释放的毒素作用于机体,刺激体温调节中枢,引起骨骼肌不自主收缩所致。寒战往往发生在发热之前,是机体对抗感染的一种表现,但也提示感染可能较为严重。
3.乏力、虚弱
患者会感觉全身乏力、虚弱,活动耐力明显下降。这是因为感染导致机体代谢紊乱,能量消耗增加,同时毒素的吸收也会影响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使患者出现全身不适的感觉。无论年龄大小,败血症患者都会有不同程度的乏力表现,儿童可能会表现为精神萎靡、不愿意活动等,老年人则可能更容易感到疲惫,日常生活能力受到影响。
二、局部症状
1.感染灶表现
不同部位的感染可能导致相应的局部症状。例如,若为肺部感染引起的败血症,患者可能出现咳嗽、咳痰、胸痛等症状;若为泌尿系统感染导致的败血症,会有尿频、尿急、尿痛以及腰痛等表现;皮肤软组织感染引起的败血症,局部皮肤会出现红、肿、热、痛等炎症表现,严重时可能有脓性分泌物渗出。对于新生儿来说,皮肤黏膜屏障功能较弱,皮肤感染更容易扩散引发败血症,局部皮肤感染的表现可能不典型,但需要仔细观察有无红肿、破损等情况。孕妇由于身体处于特殊的生理状态,感染灶的表现可能受到激素等因素影响,需要特别关注局部感染的迹象,及时发现并处理。
三、器官功能异常表现
1.心血管系统
可出现心率加快,这是机体为了应对感染引起的代谢增加和炎症反应,通过加快心率来提高心输出量,以满足机体的需求。严重时可能出现血压下降,导致感染性休克,表现为四肢厥冷、脉搏细速、尿量减少等。对于儿童,心率加快可能更为明显,因为儿童的心脏代偿能力相对有限,需要密切监测心率和血压变化。老年人本身可能存在心血管基础疾病,败血症导致的心血管功能异常可能会加重原有的病情,需要更加谨慎地评估和处理。
2.呼吸系统
呼吸频率加快,严重时可出现呼吸困难,表现为呼吸急促、鼻翼扇动、口唇发绀等。这是由于感染影响了肺部的气体交换功能,机体为了获取足够的氧气而加快呼吸频率。对于有慢性肺部疾病的患者,败血症引起的呼吸系统症状可能会加重其基础病情,需要加强呼吸功能的监测和支持。
3.神经系统
部分患者可能出现神志改变,如烦躁不安、嗜睡、甚至昏迷等。这是因为毒素和感染引起的炎症介质影响了神经系统的功能。儿童神经系统发育尚未成熟,败血症导致的神志改变可能更需要引起重视,及时进行神经系统评估。老年人如果本身有脑血管基础疾病,败血症引发的神经系统症状可能会导致病情恶化,需要密切观察患者的意识状态等。
4.消化系统
可能出现食欲减退、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症状。这是由于感染影响了胃肠道的正常功能,导致消化吸收障碍和胃肠道蠕动异常。对于婴幼儿,消化系统症状可能更为突出,需要注意观察其喂养情况和大便性状等,防止出现脱水等并发症。老年人消化系统功能本身逐渐衰退,败血症引起的消化系统症状可能会影响营养摄入,需要加强营养支持方面的关注。
5.血液系统
部分患者可能出现凝血功能异常,表现为皮肤瘀点、瘀斑、鼻出血、牙龈出血等。这是因为败血症时,病原体及其毒素可激活凝血系统,同时消耗大量的凝血因子,导致凝血功能障碍。对于孕妇,血液系统的变化可能更为复杂,需要特别注意凝血功能的监测,防止出现严重的出血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