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浅表性胃炎伴糜烂有什么症状

来源:民福康

慢性浅表性胃炎伴糜烂可引发腹痛消化不良、反酸烧心及其他如恶心呕吐、食欲减退等症状。腹痛无固定规律,受饮食、精神压力等影响;消化不良表现为饱胀、早饱、嗳气,不良生活方式会加重;反酸烧心因胃黏膜糜烂致胃酸反流,老年、儿童、女性有不同特点;恶心呕吐与胃蠕动紊乱有关,不同年龄需关注不同情况;食欲减退与胃部不适及不健康生活方式相关。

一、腹痛

1.疼痛特点:慢性浅表性胃炎伴糜烂患者的腹痛没有固定的典型规律,可为隐痛、胀痛等。一般疼痛程度不一,部分患者疼痛较轻,仅感觉腹部不适;有些患者疼痛相对明显。例如,有研究显示约60%-70%的此类患者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腹痛症状,疼痛的发生可能与胃黏膜受到炎症及糜烂刺激,导致胃的蠕动和收缩功能紊乱有关。

2.影响因素:饮食因素是重要影响方面,进食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后,可能会加重腹痛。比如进食大量辣椒后,辣椒素刺激胃黏膜,导致腹痛加剧。另外,精神压力大时也可能诱发或加重腹痛,因为长期精神紧张会影响神经系统对胃肠道的调节,使得胃肠道功能失调,进而引发腹痛。对于不同年龄的患者,儿童可能因饮食不规律,如过多食用零食等引发腹痛;老年患者则可能因胃肠功能本身减退,且可能合并其他基础疾病,腹痛表现可能更不典型,但同样受上述因素影响。

二、消化不良

1.具体表现:患者常出现饱胀感,即使进食很少量的食物也会感觉上腹部饱胀不适。还可能伴有早饱,即进食后不久就有饱腹感,导致进食量减少。同时,部分患者会出现嗳气,感觉有气体从胃内向上涌出。研究表明,约50%-80%的慢性浅表性胃炎伴糜烂患者存在消化不良症状,这是因为胃黏膜的糜烂和炎症影响了胃的正常消化功能,胃的排空速度可能减慢,食物在胃内停留时间延长,从而引起一系列消化不良表现。

2.与生活方式关系:不良的生活方式会加重消化不良。比如长期吸烟的患者,烟草中的尼古丁等成分会影响胃的蠕动和消化液的分泌,加重消化不良症状;长期酗酒的患者,酒精直接刺激胃黏膜,破坏胃黏膜屏障,进一步影响消化功能,使消化不良情况更严重。对于不同性别患者,女性可能因情绪波动等因素,在生活方式上如果情绪管理不佳,更易因精神因素影响消化功能,加重消化不良;男性如果有不良的饮食习惯,如暴饮暴食等,也会明显加重消化不良表现。

三、反酸、烧心

1.发生机制:由于胃黏膜糜烂,胃酸分泌相对过多,且胃的抗反流屏障功能可能受到影响,导致胃酸反流至食管,引起反酸、烧心症状。反酸是指胃内容物经食管反流达口咽部,口腔感觉到酸性物质;烧心是指胸骨后或剑突下烧灼感,常由胸骨下段向上延伸。有资料显示,约40%-60%的慢性浅表性胃炎伴糜烂患者会出现反酸、烧心症状,这与胃黏膜受损后胃酸的异常分泌和反流有关。

2.特殊人群情况:老年患者由于食管下括约肌功能减退,更容易出现反酸、烧心症状,且症状可能持续时间较长。儿童患者如果存在不良的饮食习惯,如睡前吃东西等,也可能引发反酸、烧心,因为儿童的食管下括约肌发育尚不完善,更容易出现反流情况。女性患者在妊娠期间,由于体内激素变化等因素,也可能加重反酸、烧心症状,这是因为激素变化会影响食管下括约肌的功能,导致反流易发生。

四、其他症状

1.恶心、呕吐:部分患者会出现恶心,感觉胃部不适,有要呕吐的感觉,严重时可能会发生呕吐。恶心、呕吐的发生与胃黏膜的炎症糜烂刺激胃平滑肌,导致胃蠕动紊乱有关。例如,当胃受到刺激后,胃会通过逆蠕动将胃内容物排出体外,从而引起呕吐。不同年龄患者中,儿童患者如果发生恶心、呕吐,更要注意有无脱水等情况,因为儿童体液调节能力相对较弱,呕吐易导致脱水;老年患者出现恶心、呕吐时,要警惕是否合并其他严重疾病,如肠梗阻等,因为老年患者身体机能减退,病情变化可能较隐匿。

2.食欲减退:患者会出现食欲下降的情况,对食物的兴趣降低,进食量减少。这与胃部不适,如腹痛、消化不良等症状有关,因为胃部的异常感觉会影响患者的进食欲望。对于生活方式不健康的患者,如长期缺乏运动的人,食欲减退可能会更加明显,因为运动可以促进胃肠蠕动,缺乏运动则会加重胃肠功能紊乱,进一步影响食欲。

了解疾病
呕吐
呕吐,中医病证名。是以胃失和降,气逆于上所致的一种病证,可出现在许多疾病的过程中。临床辨证以虚实为纲。治疗以和胃降逆为原则,但须根据虚实不同情况分别处理。
了解详情
了解疾病
自测工具
行动指南
延展阅读
民福康 | 为用户打造的实用医典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