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人肾积水有局部、泌尿系统及全身症状,治疗包括针对病因治疗和引流治疗,不同人群有不同注意事项,育龄女性备孕需病情稳定,老年女性要关注基础病且谨慎选治疗方案,还需调整生活方式,保持适当饮水、适当运动、定期复查。
一、女人肾积水的症状
1.局部症状:
腰部胀痛:是较常见的症状,多为持续性隐痛或钝痛,当尿路梗阻突然发生时,可出现肾绞痛,疼痛较为剧烈,可向会阴部放射,疼痛发作时患者常辗转不安。这是因为肾盂内压力急剧升高,刺激肾盂、输尿管平滑肌收缩所致。
腹部肿块:当肾积水较严重时,可在腰部或腹部摸到肿块,肿块表面光滑,质地中等或有囊性感,有时可随体位改变而有变化。例如,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导致的肾积水,肿块可能会在排尿后有所缩小。
2.泌尿系统症状:
尿频、尿急、尿痛:如果肾积水合并尿路感染,可出现这些膀胱刺激症状。因为细菌在有积水的泌尿系统内繁殖,刺激膀胱黏膜,引起膀胱的刺激症状。
血尿:少数患者可出现血尿,多为镜下血尿,少数为肉眼血尿。这是由于肾盂、输尿管黏膜受到牵拉、摩擦或并发感染等原因导致黏膜损伤出血。
3.全身症状:
感染表现:肾积水容易并发感染,此时患者可出现发热、寒战等全身感染症状,体温可高达38℃-39℃甚至更高,同时可能伴有乏力、食欲减退等全身不适。这是因为细菌在积水的环境中大量繁殖,引发炎症反应。
肾功能损害表现:慢性肾积水患者如果病情逐渐进展,可出现肾功能损害的表现,如贫血、恶心、呕吐、消瘦等。这是由于肾功能减退,体内代谢废物不能正常排出,影响了多个系统的功能。
二、女人肾积水的治疗
1.病因治疗:
尿路结石引起的肾积水:如果是尿路结石导致的肾积水,对于较小的结石,可以通过多饮水、适当运动等方式促进结石自行排出;对于较大的结石,可根据结石的部位等情况选择体外冲击波碎石、输尿管镜取石术、经皮肾镜取石术等方法去除结石,解除梗阻,从而缓解肾积水。例如,对于输尿管中下段的结石,输尿管镜取石术是常用的方法,通过内镜进入输尿管将结石取出,恢复尿路通畅。
输尿管狭窄引起的肾积水:对于输尿管狭窄导致的肾积水,可根据狭窄的程度和部位选择手术治疗,如输尿管扩张术、输尿管端端吻合术等,以恢复输尿管的正常管径和通畅性。
先天性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引起的肾积水:多采用肾盂成形术,将狭窄的肾盂输尿管连接部进行整形,恢复尿液的正常引流。
2.引流治疗:
肾造瘘术:当患者病情较严重,或病因暂时无法去除时,可采用肾造瘘术,通过在腰部插入造瘘管,将肾盂内的尿液引流出来,缓解肾盂内压力,保护肾功能。例如,对于因肿瘤晚期等原因导致尿路梗阻,无法进行根治性手术的患者,肾造瘘术可作为一种姑息性治疗方法。
输尿管支架置入术:对于输尿管梗阻的患者,可通过内镜将输尿管支架置入,支撑输尿管,恢复尿路通畅。这种方法相对创伤较小,适用于一些不宜进行开放手术的患者。
三、不同人群的注意事项
1.育龄女性:
肾积水患者如果有生育计划,需要在病情稳定后再考虑怀孕。因为怀孕后随着子宫增大可能会压迫输尿管,导致肾积水加重,而肾积水本身可能会影响孕妇的肾功能,增加孕期并发症的发生风险。在备孕前需要评估肾功能等情况,由医生判断是否适合怀孕。
2.老年女性:
老年女性肾积水患者往往合并有其他基础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等。在治疗过程中需要密切关注基础疾病的控制情况。例如,对于合并糖尿病的肾积水患者,要严格控制血糖,因为高血糖会影响感染的控制和伤口的愈合等。同时,老年患者对手术的耐受性相对较差,在选择治疗方案时需要更加谨慎,充分评估手术风险。
3.生活方式调整:
饮水:无论哪种原因引起的肾积水,都要保持适当的饮水量。一般建议每天饮水1500-2000ml左右,以增加尿量,起到冲刷尿路的作用,减少结石形成和尿路感染的机会。但对于肾功能不全出现少尿的患者,需要根据肾功能情况适当限制饮水量。
运动:适当的运动有助于增强体质,但对于肾积水患者,要避免剧烈运动,尤其是腰部的剧烈撞击运动。可以选择一些相对温和的运动,如散步、太极拳等,促进血液循环和尿液引流,但要注意运动的强度和时间,避免过度劳累。
定期复查:肾积水患者需要定期进行复查,包括尿常规、肾功能、泌尿系统超声等检查,以便及时了解病情的变化,调整治疗方案。一般建议每3-6个月复查一次,尤其是对于病因未完全去除的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