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肾积水的成因包括先天性因素(如肾盂输尿管连接部狭窄、输尿管膀胱连接部异常)、泌尿系统结石(肾结石、输尿管结石)、泌尿系统肿瘤(肾盂肿瘤、输尿管肿瘤)以及外在压迫因素(腹膜后纤维化、盆腔肿瘤),这些因素分别通过不同机制阻碍尿液排出,导致双侧肾脏积水。
一、先天性因素导致双肾积水
1.肾盂输尿管连接部狭窄:这是较为常见的先天性原因。在胚胎发育过程中,肾盂输尿管连接部的肌层发育出现异常,导致其狭窄,尿液从肾脏排出受阻,进而引起肾积水。这种情况在儿童中相对多见,男性发病率可能略高于女性,主要是由于胚胎发育时的个体差异等因素造成,该狭窄会使肾盂内的尿液无法顺利流入输尿管,长期积累导致肾盂扩张,进而影响双侧肾脏。
2.输尿管膀胱连接部异常:输尿管进入膀胱的部位发育不正常,比如开口位置异常、瓣膜形成等,会阻碍尿液从输尿管向膀胱的正常输送,使得尿液反流至输尿管甚至肾盂,引起双肾积水。这种先天性异常可能与胚胎时期泌尿系统的分化发育异常有关,不同年龄阶段的人群都可能因该原因发病,但在儿童中的发现可能相对较早,性别差异可能不十分显著,主要是胚胎发育过程中的偶然因素导致结构异常。
二、泌尿系统结石引起双肾积水
1.肾结石:肾脏内形成的结石会堵塞肾盂或输尿管,导致尿液排出通道受阻。结石的形成与多种因素有关,如尿液中某些成分浓度过高、尿路梗阻、感染等。在男性中,由于尿道相对较长等因素,肾结石引起尿路梗阻导致双肾积水的情况可能有一定特点,但总体而言,结石可发生在不同性别和年龄人群中。例如,长期饮水过少、饮食中高钙、高草酸等成分摄入过多的人群,更容易形成肾结石,从而引发双肾积水。当结石卡在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或输尿管内时,会阻碍尿液的正常流动,使肾脏产生的尿液无法顺利排出,逐渐积聚导致肾积水,若双侧肾脏的结石都造成了尿路梗阻,就会出现双肾积水的情况。
2.输尿管结石:输尿管内的结石同样会引起尿路梗阻。结石可能从肾脏掉落至输尿管,或者在输尿管内形成。其发病机制与肾结石类似,尿液成分异常、尿路梗阻、感染等因素都可能导致输尿管结石形成。不同年龄和性别的人群都可能患病,比如老年人由于代谢功能下降等原因,相对更容易出现输尿管结石相关的问题。当输尿管结石堵塞管腔时,尿液在肾脏内积聚,导致肾盂扩张,若双侧输尿管都存在结石梗阻,就会引发双肾积水。
三、泌尿系统肿瘤导致双肾积水
1.肾盂肿瘤:肾盂内的肿瘤生长会占据肾盂空间,阻碍尿液的排出。肾盂肿瘤的发生可能与长期接触某些致癌物质、慢性炎症刺激等因素有关。在不同性别中,男性和女性都可能发病,但具体的发病风险可能因个体的生活环境、遗传等因素有所不同。例如,长期从事染料、橡胶等行业工作的人群,接触致癌物质的机会增多,患肾盂肿瘤的风险升高,进而可能引起双肾积水。肿瘤逐渐增大堵塞肾盂出口,使得尿液无法顺利流入输尿管,导致肾脏积水,若双侧肾盂都出现肿瘤堵塞情况,就会造成双肾积水。
2.输尿管肿瘤:输尿管内的肿瘤会阻塞输尿管,影响尿液的输送。输尿管肿瘤的病因尚不十分明确,可能与遗传、长期的炎症刺激、结石等因素有关。不同年龄和性别的人群均可发病,比如有家族遗传病史的人群,患输尿管肿瘤的风险可能相对较高。当输尿管肿瘤生长到一定程度时,会堵塞输尿管,导致尿液在肾脏内积聚,引起肾积水,若双侧输尿管都发生肿瘤阻塞,就会出现双肾积水的状况。
四、外在压迫因素造成双肾积水
1.腹膜后纤维化:腹膜后组织发生纤维化病变,可包裹和压迫输尿管,导致输尿管狭窄,尿液排出受阻。腹膜后纤维化的病因目前尚不完全清楚,可能与自身免疫反应、药物、感染等因素有关。不同年龄和性别的人群都可能患病,例如长期服用某些药物的人群,可能增加患腹膜后纤维化的风险。纤维化组织压迫输尿管,使尿液从肾脏排出的通道受阻,双侧输尿管都可能受到压迫时,就会引起双肾积水。
2.盆腔肿瘤:女性的盆腔肿瘤(如子宫肌瘤、卵巢肿瘤等)或男性的前列腺肿瘤等,可能会压迫输尿管,影响尿液的正常输送。盆腔肿瘤的发生与多种因素相关,如激素水平变化、遗传因素、生活方式等。在女性中,子宫肌瘤较为常见,当肌瘤增大到一定程度时,可能会压迫输尿管,导致双肾积水;男性的前列腺肿瘤随着病情进展,也可能压迫输尿管,引起双肾积水的情况,不同年龄的人群都可能受到影响,年龄较大的人群相对发病风险可能略有不同,但并非绝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