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子宫切除术是切除整个子宫的外科手术,适应证包括妇科疾病(如子宫肌瘤、子宫腺肌病、子宫内膜癌、宫颈癌等)及其他严重子宫脱垂保守治疗无效的老年患者等,手术类型有经腹、经阴道、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术前需做身体、阴道、肠道准备,术后要住院观察、注意休息活动、伤口护理、饮食等,老年患者术前需全面评估,年轻患者术前要沟通并关注术后心理,术后无月经不能生育,性生活待身体恢复后逐渐恢复。
手术的适应证
妇科疾病方面
子宫肌瘤:当子宫肌瘤较大(如直径超过5cm)、引起月经过多导致贫血、压迫周围组织出现尿频、便秘等症状,且患者无生育需求时,可考虑行全子宫切除术。例如,一些研究表明,对于体积较大且症状明显的子宫肌瘤,全子宫切除能有效解决由肌瘤引发的相关问题。
子宫腺肌病:患者出现严重的经量过多、痛经,且药物治疗无效时,全子宫切除术是一种治疗选择。有临床数据显示,子宫腺肌病患者经全子宫切除术后,痛经和月经过多的症状可得到显著改善。
子宫内膜癌:对于处于较晚期或有高危因素的子宫内膜癌患者,全子宫切除术联合盆腔淋巴结清扫等是主要的治疗手段之一,通过切除子宫来去除病灶。
宫颈癌:根据宫颈癌的分期等情况,早期宫颈癌患者可能需要行全子宫切除术,尤其是对于没有生育要求的患者,以达到根治肿瘤的目的。
其他情况:一些因严重的子宫脱垂且伴有阴道前后壁脱垂,经保守治疗无效的老年患者,也可能会考虑全子宫切除术。
手术的类型
经腹全子宫切除术:通过在下腹部做一个切口来进行子宫切除操作。这种手术方式适用于多种子宫疾病的治疗,对于一些子宫体积较大或有盆腔粘连等情况的患者较为常用。
经阴道全子宫切除术:经阴道进行子宫切除,腹部无切口。该手术方式具有术后恢复快、腹部无瘢痕等优点,但对手术操作要求较高,适用于子宫体积较小、没有严重盆腔粘连的患者。
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利用腹腔镜技术,通过多个小切口进行手术操作。具有创伤小、术后疼痛轻、恢复快等优点,目前应用较为广泛,尤其适用于一些适合腹腔镜手术的子宫疾病患者,如子宫肌瘤、子宫腺肌病等。
手术的术前准备
身体检查:包括血常规、凝血功能、肝肾功能、心电图、胸部X线等检查,以评估患者的全身状况,确保患者能够耐受手术。例如,通过血常规检查可以了解患者的血红蛋白水平,判断是否存在贫血等情况;心电图检查可以评估心脏功能,看是否有影响手术的心脏问题。
阴道准备:对于经阴道手术或腹腔镜下经阴道操作的患者,术前需要进行阴道消毒等准备,以降低术后感染的风险。一般会用碘伏等消毒剂进行阴道擦洗等操作。
肠道准备:术前需要进行肠道准备,通常会要求患者术前禁食、禁水一段时间,并口服泻药等,以清洁肠道,避免术中污染腹腔等情况。
术后恢复及注意事项
术后住院观察:患者术后需要在医院住院观察一段时间,医生会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伤口情况等。一般会监测体温、血压、心率等,查看伤口是否有渗血、感染等情况。
休息与活动:术后患者需要适当休息,但也需要尽早进行活动,以促进肠道蠕动恢复、预防下肢静脉血栓等。一般术后24小时左右可在床上进行翻身等活动,术后1-2天可在床边适当活动,逐渐增加活动量。
伤口护理:保持伤口清洁干燥,按照医生的要求定期换药等。如果是腹部切口,要注意观察有无红肿、渗液等情况;如果是阴道残端等部位的伤口,也要注意相关护理。
饮食:术后饮食逐渐从流质、半流质过渡到正常饮食。开始时可食用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如米汤、粥等,然后逐渐增加蛋白质等营养物质的摄入,如瘦肉、鸡蛋、牛奶等,以促进身体恢复。
性生活及月经情况:全子宫切除术后患者不再有月经,也不能再生育。关于性生活,一般建议术后2-3个月等身体完全恢复后再逐渐恢复性生活,具体时间需要根据患者的恢复情况而定。
特殊人群的情况
老年患者:老年患者行全子宫切除术时,由于其身体机能相对较弱,术前需要更全面地评估心肺功能等情况。术后要特别注意预防肺部感染、泌尿系统感染等并发症,因为老年患者的机体抵抗力相对较低。在术后恢复过程中,要更加关注患者的营养状况,适当加强营养支持,以促进伤口愈合和身体恢复。
年轻患者(有生育需求但患相关疾病的):对于年轻但患有需要行全子宫切除术疾病的患者,在手术前需要充分与患者及家属沟通病情和手术的影响。虽然手术会导致不能生育,但要让患者了解病情的严重性以及不手术可能带来的更严重后果。术后要关注患者的心理状态,因为突然失去生育能力可能会给患者带来较大的心理压力,必要时可给予心理疏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