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柱侧弯手术存在多种后遗症,包括神经损伤相关的脊髓神经损伤(可致肢体感觉运动异常,儿童影响更严重)和神经根损伤(致相应区域感觉运动异常,既往有脊柱疾病史者风险高);脊柱相关的脊柱畸形复发(青少年因生长发育易复发,影响体态美观及心理)、内固定相关问题(包括松动断裂,与活动量、骨质等有关,可致矫正位置丢失等;还有感染,与术前术后操作护理有关,糖尿病患者风险高);呼吸相关的肺功能障碍(严重侧弯影响肺发育,术后可致呼吸浅快等,青少年影响更显著)。
一、神经损伤相关后遗症
1.脊髓神经损伤
发生机制:脊柱侧弯手术中,由于脊柱的解剖结构复杂,涉及脊髓及周围神经,手术操作可能因器械牵拉、骨块压迫等原因导致脊髓神经损伤。例如,在对严重脊柱侧弯进行矫正时,椎体的移动可能会对脊髓产生机械性影响。
表现及影响:可出现肢体感觉异常,如麻木、疼痛等;运动功能障碍,表现为肌肉力量下降,严重者可导致截瘫。对于儿童患者,由于其神经系统仍在发育中,脊髓神经损伤可能会对其生长发育产生更严重的长期影响,如影响肢体的正常运动功能发育,导致患儿无法正常行走或进行日常活动。成年患者则可能因神经损伤导致生活自理能力下降,影响工作和生活质量。
2.神经根损伤
发生机制:脊柱侧弯手术过程中,神经根可能受到手术操作的直接或间接影响,如手术中对神经根附近组织的剥离、器械的触碰等。
表现及影响:可出现相应神经根支配区域的感觉减退、肌肉无力等。比如,胸段脊柱侧弯手术可能会影响肋间神经,导致相应胸壁区域感觉异常;腰段脊柱侧弯手术可能影响腰骶神经根,出现下肢相应区域的感觉和运动异常。在不同性别中,一般无明显性别差异,但对于有既往脊柱相关疾病病史的患者,神经根损伤的风险可能相对更高,因为其脊柱周围组织的解剖结构可能因既往病变而发生改变,增加了手术中损伤神经根的难度。
二、脊柱相关后遗症
1.脊柱畸形复发
发生机制:脊柱侧弯手术的目的是矫正脊柱畸形,但术后存在脊柱畸形复发的可能。这可能与患者的年龄、脊柱生长潜力、手术矫正程度以及内固定系统的稳定性等因素有关。例如,青少年患者处于生长发育阶段,脊柱仍有生长潜力,如果手术矫正程度不够或内固定不能有效控制脊柱的生长,就容易出现畸形复发。
表现及影响:脊柱畸形复发会导致外观上脊柱侧弯再次出现,影响患者的体态美观。对于青少年患者,还可能影响其心理发育,产生自卑等心理问题。在不同年龄的患者中,青少年患者由于生长发育的特点,畸形复发的风险相对较高;而成年患者如果内固定系统稳定,畸形复发的概率相对较低,但仍需定期复查。
2.内固定相关问题
内固定松动、断裂
发生机制:内固定系统是脊柱侧弯手术中用于维持脊柱矫正位置的重要装置。内固定松动、断裂可能与患者的活动量、骨质情况以及内固定材料的质量等因素有关。例如,术后患者过早进行剧烈活动,可能导致内固定承受过大应力,从而出现松动或断裂;患者本身骨质质量差,如存在骨质疏松等情况,也会增加内固定松动、断裂的风险。
表现及影响:内固定松动、断裂可导致脊柱矫正位置丢失,畸形复发,还可能引起局部疼痛等症状。对于老年患者,由于其骨质普遍相对疏松,内固定松动、断裂的风险较高,需要更加注意术后的活动管理。而年轻患者如果过早进行不恰当的活动,也容易出现内固定相关问题。
内固定周围感染
发生机制:手术属于有创操作,存在感染的风险。内固定周围感染可能是由于术前皮肤准备不充分、术中无菌操作不严格或术后伤口护理不当等原因引起。
表现及影响:内固定周围感染可出现局部红肿、疼痛、发热等症状,严重时可能导致内固定取出等复杂情况。对于合并糖尿病等基础疾病的患者,由于其机体抵抗力相对较低,内固定周围感染的风险更高,需要更加严格地控制基础疾病,加强术后伤口的观察和护理。
三、呼吸相关后遗症
1.肺功能障碍
发生机制:严重的脊柱侧弯会影响胸廓的正常形态和肺的发育,脊柱侧弯手术矫正后,胸廓形态的改变可能会对肺功能产生影响。例如,脊柱侧弯导致胸廓畸形,限制了肺的扩张,术后虽然脊柱畸形得到矫正,但肺组织可能已经受到一定程度的损伤,影响肺的通气和换气功能。
表现及影响:患者可能出现呼吸浅快、活动后气促等症状,肺功能检查可发现肺活量下降等情况。对于长期患有严重脊柱侧弯的患者,尤其是青少年患者,肺功能障碍可能会影响其生长发育和日常活动能力。在不同年龄的患者中,青少年患者由于肺组织仍在发育阶段,脊柱侧弯对肺功能的影响可能更为显著,术后肺功能恢复相对成年患者可能更具挑战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