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结石肾积水会引发疼痛、血尿、泌尿系统及全身等多方面症状。疼痛有肾绞痛(突然剧烈刀割样,可放射,易复发)和腰部钝痛(肾盂大结石致腰部酸胀隐痛,老年易被忽视);血尿包括肉眼血尿(结石移动损伤黏膜致)和镜下血尿(尿常规可发现,易被忽视);泌尿系统症状有排尿异常(肾积水严重影响致尿频、尿急、排尿困难等)和尿液改变(合并感染时混浊);全身症状有发热(合并感染时出现,儿童严重,老年不典型)和恶心、呕吐(肾绞痛时伴发,婴幼儿影响进食,妊娠期女性需谨慎用药)。
一、疼痛症状
1.肾绞痛:是肾结石肾积水常见的突出症状,多由结石在肾盂输尿管连接处或输尿管内移动,刺激输尿管平滑肌痉挛所致。疼痛常突然发作,呈剧烈的刀割样,位于腰部或上腹部,并可向同侧下腹部、腹股沟、睾丸或阴唇放射。疼痛发作时患者常辗转不安,面色苍白,冷汗淋漓,同时可伴有恶心、呕吐等症状。例如,有研究表明,约75%的肾结石患者会出现肾绞痛症状,疼痛程度往往较为剧烈,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在不同年龄段人群中,肾绞痛的发生并无明显的性别差异,但儿童患者由于表述能力有限,可能会表现出哭闹、拒食等非典型症状,需要医护人员仔细观察判断。对于有肾结石病史的患者,肾绞痛更容易复发,且在脱水、剧烈运动等不良生活方式影响下,发作频率可能会增加。
2.腰部钝痛:多为肾盂较大结石如铸形结石所致,常表现为腰部酸胀不适、隐痛。这种疼痛相对肾绞痛来说程度较轻,但可持续存在,患者可能会感觉腰部沉重、乏力。在老年人群中,由于机体反应相对迟钝,腰部钝痛可能是肾结石肾积水早期较常见的表现,容易被忽视,从而延误病情。
二、血尿症状
1.肉眼血尿:部分患者可出现肉眼可见的血尿,尿液呈洗肉水样或血色。这是由于结石移动时损伤肾盂、输尿管黏膜,导致黏膜出血所致。血尿的严重程度与结石对黏膜损伤的程度有关,一般来说,结石活动度大时血尿相对明显。在儿童患者中,肉眼血尿可能会引起家长的警觉,但儿童对疼痛的耐受和表述不同,需要结合其他症状综合判断。对于有长期血尿病史且怀疑肾结石肾积水的患者,需要进一步检查明确病因。
2.镜下血尿:多数患者无肉眼血尿表现,但通过尿常规检查可发现镜下血尿,即尿液中红细胞数量增多。镜下血尿往往容易被忽视,尤其是无症状的患者,但它是肾结石肾积水的重要诊断依据之一。在女性患者中,月经等因素可能会干扰血尿的判断,需要注意排除其他干扰因素。对于患有基础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的患者,出现镜下血尿时更要警惕泌尿系统并发症的可能,因为这些基础疾病可能会影响肾脏的血流灌注和自身修复能力,加重肾结石肾积水对肾脏的损害。
三、泌尿系统症状
1.排尿异常:肾积水严重时,可影响肾脏的尿液引流功能,进而导致膀胱功能受影响,出现尿频、尿急、排尿困难等症状。尿频表现为排尿次数明显增多,尿急是指突然产生强烈的排尿欲望且难以控制,排尿困难则是指排尿费力、尿流变细等。在老年男性患者中,前列腺增生等疾病本身也可引起排尿异常,需要注意与肾结石肾积水导致的排尿异常相鉴别。儿童患者出现排尿异常时,可能提示存在泌尿系统的梗阻性病变,需要及时就医明确诊断,因为长期的排尿异常可能会影响儿童的泌尿系统发育和肾功能。
2.尿液改变:除了血尿外,患者的尿液还可能出现其他改变,如尿液混浊,这可能是由于合并泌尿系统感染等原因所致。当肾结石肾积水合并感染时,尿液中会存在大量的白细胞、细菌等,导致尿液混浊。对于糖尿病患者,由于机体抵抗力下降,更容易合并泌尿系统感染,出现尿液混浊等症状,此时需要密切监测血糖,控制感染的同时积极控制血糖水平。
四、全身症状
1.发热:当肾结石肾积水合并泌尿系统感染时,患者可出现发热症状,体温可高达38℃以上,甚至出现寒战。发热是机体对感染的一种免疫反应,提示肾脏或泌尿系统存在感染性炎症。在儿童患者中,由于免疫系统尚未完全发育成熟,感染后更容易出现高热、惊厥等严重表现,需要及时采取降温及抗感染措施。对于老年患者,发热可能不典型,可能仅表现为低热或精神萎靡等,需要仔细观察患者的一般状况,及时发现感染迹象并进行处理。
2.恶心、呕吐:肾绞痛发作时,常伴有恶心、呕吐症状,这是由于疼痛刺激引起的神经反射所致。患者可因剧烈的恶心、呕吐导致脱水、电解质紊乱等情况。在婴幼儿患者中,恶心、呕吐可能会影响其进食和营养摄入,需要注意补充水分和电解质,维持机体的水电解质平衡。对于妊娠期女性患者,出现恶心、呕吐等症状时,需要谨慎用药,因为药物可能会对胎儿产生影响,应优先采取非药物的对症支持措施,如调整体位、适当休息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