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积水伴结石治疗方法需综合患者具体情况选择,包括保守治疗(适用于较小结石无明显感染等情况,通过大量饮水等促进排出)、药物治疗(止痛及缓解输尿管痉挛等)、手术治疗(体外冲击波碎石、输尿管镜取石或碎石术、经皮肾镜取石术、腹腔镜输尿管取石等,各有适用情况和原理),还需针对病因治疗及特殊人群(如糖尿病患者、孕妇)采取相应注意事项,以确保治疗科学、安全、有效。
一、保守治疗
1.适用情况:对于较小的结石(一般直径小于0.6厘米)且无明显感染、梗阻较轻的肾积水患者可考虑保守治疗。如结石表面光滑、结石以下尿路无梗阻时,患者可通过大量饮水,每日饮水量2000-3000毫升以上,增加尿量,促进结石排出。
2.原理:大量尿液的冲刷作用有助于结石随尿液排出体外,同时,适当运动,如跳绳、跑步等,也可能辅助结石的排出,但运动需适度,避免过度劳累。对于存在尿路梗阻风险的特殊人群,如孕妇等,需谨慎评估运动方式和强度,因为过度运动可能加重梗阻风险,饮水也需根据自身心肾功能适当调整量,避免加重心脏或肾脏负担。
二、药物治疗
1.止痛药物:当肾积水伴结石引起肾绞痛时,可使用止痛药物,如非甾体类抗炎药(如布洛芬等),其通过抑制前列腺素合成,发挥镇痛、抗炎作用。但对于有消化道溃疡病史的患者,使用非甾体类抗炎药需格外谨慎,因为这类药物可能加重消化道溃疡病情,特殊人群如老年人,由于其肝肾功能相对较弱,药物代谢减慢,更需密切监测不良反应。
2.缓解输尿管痉挛药物:如阿托品等,可缓解输尿管平滑肌痉挛,从而减轻疼痛和梗阻。但阿托品可能引起口干、心悸等不良反应,对于前列腺增生患者,可能加重排尿困难,需在医生评估下使用,老年患者使用时要注意药物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密切关注心率等变化。
三、手术治疗
1.体外冲击波碎石
适用情况:适用于直径在2-2.5厘米以下的肾盂结石及输尿管上段结石等。
原理:利用体外冲击波聚焦后击碎体内的结石,使结石变为细小颗粒,随尿液排出体外。但对于结石远端尿路梗阻、妊娠、出血性疾病、严重心脑血管病等患者不宜采用该方法。特殊人群如儿童,由于其肾脏等组织较娇嫩,体外冲击波碎石可能对肾脏造成一定损伤,需谨慎评估;对于孕妇,体外冲击波碎石可能对胎儿有影响,一般不建议使用。
2.输尿管镜取石或碎石术
适用情况:适用于中、下段输尿管结石、泌尿系平片不显影的结石。
原理:通过尿道、膀胱进入输尿管,找到结石后用取石钳取出结石或用激光等将结石击碎后取出。对于尿道狭窄患者,可能无法进行该操作;对于合并严重泌尿系统感染的患者,需先控制感染再考虑手术。老年患者进行该手术时,要注意其机体恢复能力相对较弱,术后需加强护理,密切观察有无出血、感染等并发症。
3.经皮肾镜取石术
适用情况:适用于大于2厘米的肾盂结石、部分肾盏结石及鹿角形结石等。
原理:经腰部穿刺建立通道进入肾脏,利用肾镜找到结石后取出或击碎结石取出。对于凝血功能障碍患者、未控制的高血压患者等不宜采用该手术。特殊人群如老年人,本身可能存在凝血功能减退等情况,术前需严格评估凝血功能,术后要注意观察伤口出血情况等。
4.腹腔镜输尿管取石
适用情况:适用于输尿管结石直径大于2厘米,或经体外冲击波碎石、输尿管镜手术治疗失败的结石。
原理:通过腹腔镜技术找到输尿管结石并取出。对于腹腔粘连严重的患者,可能增加手术难度和风险。老年患者进行腹腔镜手术时,要考虑其心肺功能等情况,因为腹腔镜手术需要建立气腹等操作,可能对呼吸循环有一定影响,术前需进行全面的心肺功能评估。
四、针对不同病因的治疗及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病因治疗:如果肾积水伴结石是由尿路狭窄引起,需同时处理狭窄部位,如进行狭窄段切除吻合术等;若是由于先天性肾盂输尿管连接部狭窄导致,可考虑行肾盂成形术。对于有基础疾病的特殊人群,如糖尿病患者,合并肾积水伴结石时,要严格控制血糖,因为高血糖环境有利于细菌生长,增加感染风险,而感染又可能加重肾积水等病情,所以需将血糖控制在合理范围,如空腹血糖控制在7mmol/L左右,餐后血糖控制在10mmol/L左右等,同时在治疗过程中密切监测血糖变化。
2.孕妇肾积水伴结石的治疗:孕妇出现肾积水伴结石时,治疗需更加谨慎。一般首先考虑保守治疗为主,如适当多饮水,根据孕周和身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运动方式,避免剧烈运动。如果疼痛等症状严重,需在充分评估胎儿情况后,选择对胎儿影响较小的治疗方法,如必要时可在B超引导下进行相对安全的操作,但要严格权衡利弊。
总之,肾积水伴结石的治疗需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如结石大小、部位、肾积水程度、有无并发症以及患者的全身状况等综合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遵循循证医学原则,确保治疗的科学性、安全性和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