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积水是尿液从肾盂排出受阻致肾内压增高、肾盂肾盏扩张、肾实质萎缩功能减退的病症。发病因包括尿路梗阻(先天性如肾盂输尿管连接处狭窄等,后天性如结石、前列腺增生、肿瘤等)和神经性因素(如神经源性膀胱)。临床表现有腰部胀痛(急性梗阻可剧痛)、尿液异常(血尿、感染时膀胱刺激征及发热)、肾功能损害表现(乏力、食欲不振等),儿童多以腹部包块等非特异性症状就诊,成人症状较典型。诊断靠超声、CT、静脉肾盂造影等检查。治疗需去除病因、引流尿液、保护肾功能。特殊人群中儿童要关注生长发育等,妊娠期女性多观察,老年患者要兼顾基础病及术后护理。
一、发病原因
1.尿路梗阻
先天性因素:如肾盂输尿管连接处狭窄,这是儿童肾积水常见的先天性原因,胚胎发育过程中该部位发育异常导致通道狭窄,阻碍尿液通过;还有膀胱输尿管反流,尿液从膀胱逆流回输尿管甚至肾盂,引起肾积水,这在婴幼儿中相对多见,与输尿管膀胱连接部的抗反流结构发育不完善有关。
后天性因素:结石是常见原因,泌尿系统的结石,如肾结石、输尿管结石等,可堵塞尿路,导致尿液排出不畅。男性前列腺增生也是导致肾积水的后天因素之一,增生的前列腺会压迫尿道,使膀胱出口梗阻,进而影响尿液从肾脏排出到膀胱。肿瘤也可引起尿路梗阻导致肾积水,例如肾盂、输尿管、膀胱的肿瘤,肿瘤生长过程中会阻塞尿路通道。
2.神经性因素:神经源性膀胱是常见的神经性因素,由于神经系统病变导致膀胱功能障碍,尿液不能正常从膀胱排出,进而反流至输尿管、肾盂,引起肾积水,常见于脊髓损伤、糖尿病神经病变等患者。
二、临床表现
1.症状表现
腰部胀痛:是肾积水常见的症状,多为持续性或间歇性的胀痛或钝痛。如果是急性梗阻引起的肾积水,疼痛往往较为剧烈,如结石引起的急性梗阻,可出现肾绞痛,疼痛剧烈难忍,呈阵发性发作,可向会阴部放射。
尿液异常:部分患者可出现血尿,这是由于肾盂肾盏扩张,黏膜血管破裂所致;如果合并感染,还可出现尿频、尿急、尿痛等膀胱刺激症状,以及发热等全身感染症状。
肾功能损害表现:长期严重的肾积水会导致肾功能减退,患者可出现乏力、食欲不振等全身症状,严重时可出现贫血、电解质紊乱等情况。
2.不同人群表现差异
儿童:儿童肾积水可能在体检时发现腹部包块而就诊,也可能出现呕吐等消化系统症状,因为婴幼儿无法准确表达腰部疼痛,常以其他非特异性症状为表现。
成人:成人肾积水症状相对较典型,腰部胀痛等表现较为明显,能较准确描述自身不适。男性因前列腺增生导致的肾积水,还可能有进行性排尿困难等前列腺疾病相关表现。
三、诊断方法
1.影像学检查
超声检查:是肾积水筛查的首选方法,简便易行,可清晰显示肾脏的大小、形态、肾盂肾盏扩张情况以及有无结石等梗阻因素。通过超声可以测量肾盂前后径等指标,一般肾盂前后径大于10毫米可考虑有肾积水可能。
CT检查:能更精确地显示尿路梗阻的部位、程度以及肾脏实质的情况,对于复杂的肾积水病例,如鉴别肿瘤、结石等病因有重要价值。
静脉肾盂造影:可了解肾盂肾盏的形态和尿路通畅情况,通过造影剂的排泄情况判断肾功能,但对于肾功能严重受损的患者可能效果不佳。
四、治疗原则
1.去除病因:针对引起肾积水的病因进行治疗,如对于结石引起的肾积水,可根据结石的大小、部位等采取体外冲击波碎石、输尿管镜取石或经皮肾镜取石等方法;对于前列腺增生导致的肾积水,可根据病情采取药物治疗(如α受体阻滞剂等)或手术治疗(如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等);对于肿瘤引起的肾积水,需根据肿瘤情况采取手术切除等治疗。
2.引流尿液:当梗阻暂时无法去除或患者情况不允许立即进行去除病因的手术时,可先通过放置输尿管支架、肾造瘘等方式引流尿液,缓解肾积水对肾脏的损害。
3.保护肾功能:在治疗过程中要密切关注肾功能的变化,对于已经出现肾功能损害的患者,采取相应措施保护剩余肾功能,如控制感染、纠正电解质紊乱等。
五、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儿童:儿童肾积水患者在治疗过程中要特别注意生长发育情况,因为肾积水可能影响肾脏正常发育。在诊断时要选择对儿童辐射较小的检查方法,如优先选择超声检查。治疗时要根据儿童的体重、年龄等调整治疗方案,术后要密切观察恢复情况,加强护理,预防感染等并发症。
2.妊娠期女性:妊娠期女性出现肾积水较为常见,多与增大的子宫压迫输尿管有关。要注意定期产检,密切观察肾积水的变化情况。一般以观察为主,尽量避免在妊娠期进行有创性的检查和治疗,产后多数肾积水可自行缓解。
3.老年患者:老年肾积水患者常合并多种基础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等。在治疗时要充分考虑基础疾病对治疗的影响,选择对基础疾病影响较小的治疗方案。在进行手术等有创治疗时要评估患者的全身状况,术后要加强护理,预防肺部感染、深静脉血栓等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