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左附件囊肿是子宫左侧附件区域的囊性肿物,分为生理性和病理性。生理性囊肿如卵泡囊肿、黄体囊肿多与内分泌周期相关,多数可自行消失;病理性囊肿包括巧克力囊肿、浆液性和黏液性囊腺瘤等,有不同成因。临床表现多样,诊断靠超声、血清学及腹腔镜等检查。治疗上生理性囊肿定期复查,病理性囊肿大等情况需手术或药物治疗。特殊人群中育龄期、绝经后及有子宫内膜异位症病史的女性有不同注意事项。
一、定义
子宫左附件囊肿是指发生在子宫左侧附件区域的囊性肿物,附件包括卵巢和输卵管,囊肿是一种含有液体或其他物质的囊状结构。
二、常见类型及成因
1.生理性囊肿
卵泡囊肿:女性排卵后,卵泡正常应该闭锁,如果卵泡液潴留就会形成卵泡囊肿,一般与正常的排卵周期相关,多数可自行消失,常见于育龄期女性,与正常的内分泌调节相关,排卵过程中的激素变化可能导致卵泡异常潴留形成囊肿。
黄体囊肿:排卵后形成黄体,若黄体持续存在且腔内有大量积液,就会形成黄体囊肿,也与女性的内分泌周期有关,多见于月经周期中黄体形成阶段的女性。
2.病理性囊肿
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巧克力囊肿):异位的子宫内膜种植在卵巢上,随着月经周期反复出血形成囊肿,内含暗褐色黏糊状陈旧血,似巧克力样。其成因与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病机制相关,可能涉及经血逆流、免疫因素等,好发于有子宫内膜异位症病史的女性,尤其是育龄期女性。
浆液性囊腺瘤:源于卵巢表面的生发上皮,向输卵管上皮分化形成,是常见的卵巢良性肿瘤。其具体成因尚不十分明确,可能与遗传、环境等多种因素有关,各年龄段女性均可发生,但多见于生育年龄女性。
黏液性囊腺瘤:由卵巢表面生发上皮向宫颈黏膜分化而来,也是常见的卵巢良性肿瘤,成因与上述因素类似,好发于生育年龄女性。
三、临床表现
1.多数无症状:较小的囊肿可能没有明显症状,往往在妇科检查或超声检查时偶然发现,这在生理性囊肿中较为常见,尤其是卵泡囊肿和小的黄体囊肿。
2.有症状时的表现
腹部不适:囊肿较大时可能会引起下腹部坠胀、隐痛等不适,若发生扭转或破裂,会出现突发的剧烈腹痛。例如卵巢囊肿蒂扭转时,患者会突然出现一侧下腹部剧痛,常伴有恶心、呕吐等症状;囊肿破裂时,可引起腹腔内出血,出现腹痛加剧、头晕、乏力等表现。
月经紊乱:某些囊肿可能影响卵巢的正常功能,导致月经周期紊乱、月经量增多或减少等,比如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可能会影响卵巢的排卵和内分泌功能,从而引起月经方面的异常,多见于有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女性。
四、诊断方法
1.超声检查:是诊断子宫左附件囊肿最常用的方法,可以明确囊肿的位置、大小、形态、囊实性等情况。通过超声可以观察到囊肿内的回声情况,区分生理性和病理性囊肿,一般生理性囊肿多为单纯性、壁薄的无回声区,而病理性囊肿可能有复杂的回声表现或分隔等。
2.血清学检查:对于某些病理性囊肿,如卵巢癌相关的囊肿,可能会有肿瘤标志物的异常,如CA125等,但血清学检查只是辅助诊断手段,不能仅凭此确诊疾病。
3.腹腔镜检查:对于诊断不明确或考虑为卵巢肿瘤等情况时,可进行腹腔镜检查,既能明确诊断,还可以同时进行治疗,适用于怀疑有卵巢肿瘤且超声等检查不能明确性质的患者。
五、治疗原则
1.生理性囊肿
一般无需特殊治疗,定期复查超声,观察囊肿的变化,多数生理性囊肿会在1-2个月经周期后自行消失,尤其是卵泡囊肿和小的黄体囊肿,复查时注意观察囊肿大小、形态等的变化情况。
2.病理性囊肿
手术治疗:如果囊肿较大(一般直径大于5cm)、持续存在不消失、怀疑为肿瘤等情况时,多需要手术治疗。手术方式有腹腔镜手术和开腹手术等,具体根据患者的年龄、生育要求、囊肿性质等因素综合决定。例如对于年轻有生育要求的女性,尽量保留卵巢功能,采取囊肿剥除术;对于无生育要求的年龄较大的女性,若考虑为恶性肿瘤可能,可能会行附件切除术等。
药物治疗:对于某些特定类型的囊肿,如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可能会使用药物治疗来抑制子宫内膜的生长,缓解症状,但药物治疗一般作为手术的辅助或不能耐受手术时的选择,药物治疗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选择合适的药物,如GnRH-a等药物,但药物治疗有一定的副作用,需要密切监测。
六、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育龄期女性:若计划妊娠,发现子宫左附件囊肿时需要咨询医生囊肿对妊娠的影响。生理性囊肿一般对妊娠影响较小,但病理性囊肿可能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评估是否需要先处理囊肿再妊娠。例如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可能会影响受孕,且妊娠后囊肿可能会发生变化,需要在孕前或孕早期密切监测。
2.绝经后女性:绝经后女性发现附件囊肿需要高度警惕恶性肿瘤的可能,因为绝经后卵巢肿瘤的恶性倾向增加,一旦发现囊肿应尽早进行评估和处理,及时进行相关检查如超声、血清学检查等,必要时手术治疗。
3.有子宫内膜异位症病史的女性:这类女性发生子宫左附件囊肿(巧克力囊肿)的风险较高,需要定期进行妇科检查和超声监测,密切关注囊肿的变化,遵循医生的治疗建议,因为子宫内膜异位症相关的囊肿可能会进行性增大,且影响生育等功能,需要及时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