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肠道出血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胃肠道出血常见原因包括消化性溃疡、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急性胃黏膜病变、肠道肿瘤、炎症性肠病、血管畸形、肠道憩室出血等,不同人群胃肠道出血有不同特点及相关因素,儿童有特定原因且需特殊对待,老年人常见原因多与基础疾病等有关,女性有与激素等相关的情况,特殊生活方式人群和有病史人群也各有其导致胃肠道出血的相关因素。
一、胃肠道出血的常见原因
1.消化性溃疡
胃溃疡:胃黏膜被胃酸和胃蛋白酶消化而形成溃疡,当溃疡侵蚀到血管时可引起出血。研究表明,幽门螺杆菌(Hp)感染是胃溃疡的重要致病因素,约70%-90%的胃溃疡患者伴有Hp感染,Hp感染可破坏胃黏膜屏障,导致溃疡形成及出血。
十二指肠溃疡:多由胃酸分泌过多引起,十二指肠球部黏膜被胃酸和十二指肠液消化侵蚀,当溃疡累及血管时可发生出血。
2.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
常见于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患者,门静脉高压使食管胃底静脉回流受阻,导致静脉迂曲扩张,当血管压力过高时,血管破裂出血。肝硬化患者中,因乙肝、丙肝等病毒性肝炎引起的肝硬化占比较大,这些患者长期受病毒侵害肝脏,逐渐发展为肝硬化,进而出现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风险。
3.急性胃黏膜病变
应激因素:严重创伤、大手术、大面积烧伤、颅内病变等应激状态下,可引起胃黏膜急性糜烂、溃疡导致出血。例如,严重创伤患者处于应激状态时,体内神经内分泌系统紊乱,胃黏膜血流量减少,胃黏膜屏障功能受损,容易发生急性胃黏膜病变出血。
药物因素:长期服用非甾体类抗炎药(如阿司匹林、布洛芬等)可抑制胃黏膜前列腺素的合成,破坏胃黏膜屏障,引起胃黏膜糜烂、出血。有长期服用此类药物病史的人群发生急性胃黏膜病变出血的风险增加。
4.肠道肿瘤
结肠癌:结肠黏膜上皮细胞发生恶变形成肿瘤,肿瘤组织生长过程中血供丰富,且肿瘤组织脆弱,容易发生破溃出血。随着年龄增长,结肠癌的发病风险增加,50岁以上人群相对更易患结肠癌并出现出血症状。
直肠癌:直肠部位的肿瘤同样会因肿瘤组织的特性导致出血,患者可出现便血等症状,且直肠癌的发生与饮食习惯、遗传等因素相关,长期高脂、低纤维饮食的人群患直肠癌风险较高,进而增加胃肠道出血的可能性。
5.炎症性肠病
溃疡性结肠炎:结肠黏膜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炎症导致肠黏膜充血、水肿、溃疡形成,从而引起出血。该病的发病可能与免疫因素、遗传因素等有关,青少年及中青年人群相对常见,病情容易反复发作,长期患病者胃肠道出血的风险较高。
克罗恩病:可累及胃肠道全层的炎症性疾病,病变部位的肠黏膜炎症、溃疡可导致出血,其发病机制与免疫调节异常等有关,任何年龄均可发病,但青壮年较为多见。
6.血管畸形
如Dieulafoy病变,是胃黏膜下恒径动脉破裂引起的上消化道大出血,动脉管径较粗,破裂后出血较汹涌。该病变的具体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明确,多发生于胃底部位,常见于中老年人群。
7.肠道憩室出血
如结肠憩室,当憩室内的血管受到刺激或发生炎症时,可引起出血。老年人肠道肌层变薄,肠腔内压力增高,容易形成憩室,随着年龄增长,肠道憩室出血的发生率逐渐增加。
二、不同人群胃肠道出血的特点及相关因素
1.儿童
儿童胃肠道出血相对较少见,但也有其特定原因。例如,梅克尔憩室是儿童消化道出血的常见原因之一,这是一种先天性消化道畸形,由于憩室内存在异位的胃黏膜组织,可分泌胃酸和胃蛋白酶,导致憩室溃疡出血。另外,过敏性紫癜也可累及胃肠道,引起胃肠道出血,患儿多有过敏史,皮肤可出现紫癜等表现,且发病与感染、食物、药物等过敏因素相关。儿童胃肠道出血需要特别注意,因为儿童对失血的耐受性较差,一旦发生应及时就医,且在诊断和治疗过程中要严格遵循儿科安全护理原则,避免使用不适合儿童的药物等。
2.老年人
老年人胃肠道出血的原因中,消化性溃疡、结肠憩室出血、肠道肿瘤等较为常见。老年人常伴有多种基础疾病,如高血压、冠心病等,可能长期服用阿司匹林等抗凝或抗血小板聚集药物,增加了急性胃黏膜病变出血的风险。同时,老年人肠道功能减退,肠道肿瘤的发生率相对较高。此外,老年人血管弹性下降,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时,出血可能更为隐匿或严重。
3.女性
女性在生理期一般不会直接导致胃肠道出血,但某些与女性激素相关的胃肠道疾病可能在女性中有所体现。例如,子宫内膜异位症累及胃肠道时,可引起胃肠道出血,这与女性的内分泌环境有关。另外,在一些自身免疫性疾病中,女性的发病概率可能相对较高,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累及胃肠道时可导致胃肠道出血,但这种情况相对较少见。
4.有特殊生活方式人群
长期大量饮酒者:酒精可直接刺激胃黏膜,引起胃黏膜充血、水肿、糜烂,甚至溃疡,容易导致胃肠道出血。长期大量饮酒还可引起肝硬化,进而出现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
长期吸烟人群:烟草中的尼古丁等成分可影响胃肠道的血液循环,降低胃黏膜的抵抗力,增加消化性溃疡的发病风险,从而增加胃肠道出血的可能性。
5.有病史人群
有消化系统疾病病史者:如既往有消化性溃疡病史的患者,复发时容易出现胃肠道出血;有肝硬化病史的患者,随时可能发生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
有血液系统疾病病史者:如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血友病等血液系统疾病,可因凝血功能障碍导致胃肠道出血,这类患者的胃肠道出血往往与基础疾病的病情活动相关,需要密切监测基础疾病的控制情况来预防胃肠道出血的发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