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肠道出血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来源:民福康

胃肠道出血常见原因包括消化性溃疡、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急性胃黏膜病变、肠道肿瘤、炎症性肠病、血管畸形、肠道憩室出血等,不同人群胃肠道出血有不同特点及相关因素,儿童有特定原因且需特殊对待,老年人常见原因多与基础疾病等有关,女性有与激素等相关的情况,特殊生活方式人群和有病史人群也各有其导致胃肠道出血的相关因素。

一、胃肠道出血的常见原因

1.消化性溃疡

胃溃疡:胃黏膜被胃酸和胃蛋白酶消化而形成溃疡,当溃疡侵蚀到血管时可引起出血。研究表明,幽门螺杆菌(Hp)感染是胃溃疡的重要致病因素,约70%-90%的胃溃疡患者伴有Hp感染,Hp感染可破坏胃黏膜屏障,导致溃疡形成及出血。

十二指肠溃疡:多由胃酸分泌过多引起,十二指肠球部黏膜被胃酸和十二指肠液消化侵蚀,当溃疡累及血管时可发生出血。

2.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

常见于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患者,门静脉高压使食管胃底静脉回流受阻,导致静脉迂曲扩张,当血管压力过高时,血管破裂出血。肝硬化患者中,因乙肝、丙肝等病毒性肝炎引起的肝硬化占比较大,这些患者长期受病毒侵害肝脏,逐渐发展为肝硬化,进而出现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风险。

3.急性胃黏膜病变

应激因素:严重创伤、大手术、大面积烧伤、颅内病变等应激状态下,可引起胃黏膜急性糜烂、溃疡导致出血。例如,严重创伤患者处于应激状态时,体内神经内分泌系统紊乱,胃黏膜血流量减少,胃黏膜屏障功能受损,容易发生急性胃黏膜病变出血。

药物因素:长期服用非甾体类抗炎药(如阿司匹林、布洛芬等)可抑制胃黏膜前列腺素的合成,破坏胃黏膜屏障,引起胃黏膜糜烂、出血。有长期服用此类药物病史的人群发生急性胃黏膜病变出血的风险增加。

4.肠道肿瘤

结肠癌:结肠黏膜上皮细胞发生恶变形成肿瘤,肿瘤组织生长过程中血供丰富,且肿瘤组织脆弱,容易发生破溃出血。随着年龄增长,结肠癌的发病风险增加,50岁以上人群相对更易患结肠癌并出现出血症状。

直肠癌:直肠部位的肿瘤同样会因肿瘤组织的特性导致出血,患者可出现便血等症状,且直肠癌的发生与饮食习惯、遗传等因素相关,长期高脂、低纤维饮食的人群患直肠癌风险较高,进而增加胃肠道出血的可能性。

5.炎症性肠病

溃疡性结肠炎:结肠黏膜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炎症导致肠黏膜充血、水肿、溃疡形成,从而引起出血。该病的发病可能与免疫因素、遗传因素等有关,青少年及中青年人群相对常见,病情容易反复发作,长期患病者胃肠道出血的风险较高。

克罗恩病:可累及胃肠道全层的炎症性疾病,病变部位的肠黏膜炎症、溃疡可导致出血,其发病机制与免疫调节异常等有关,任何年龄均可发病,但青壮年较为多见。

6.血管畸形

如Dieulafoy病变,是胃黏膜下恒径动脉破裂引起的上消化道大出血,动脉管径较粗,破裂后出血较汹涌。该病变的具体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明确,多发生于胃底部位,常见于中老年人群。

7.肠道憩室出血

如结肠憩室,当憩室内的血管受到刺激或发生炎症时,可引起出血。老年人肠道肌层变薄,肠腔内压力增高,容易形成憩室,随着年龄增长,肠道憩室出血的发生率逐渐增加。

二、不同人群胃肠道出血的特点及相关因素

1.儿童

儿童胃肠道出血相对较少见,但也有其特定原因。例如,梅克尔憩室是儿童消化道出血的常见原因之一,这是一种先天性消化道畸形,由于憩室内存在异位的胃黏膜组织,可分泌胃酸和胃蛋白酶,导致憩室溃疡出血。另外,过敏性紫癜也可累及胃肠道,引起胃肠道出血,患儿多有过敏史,皮肤可出现紫癜等表现,且发病与感染、食物、药物等过敏因素相关。儿童胃肠道出血需要特别注意,因为儿童对失血的耐受性较差,一旦发生应及时就医,且在诊断和治疗过程中要严格遵循儿科安全护理原则,避免使用不适合儿童的药物等。

2.老年人

老年人胃肠道出血的原因中,消化性溃疡、结肠憩室出血、肠道肿瘤等较为常见。老年人常伴有多种基础疾病,如高血压、冠心病等,可能长期服用阿司匹林等抗凝或抗血小板聚集药物,增加了急性胃黏膜病变出血的风险。同时,老年人肠道功能减退,肠道肿瘤的发生率相对较高。此外,老年人血管弹性下降,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时,出血可能更为隐匿或严重。

3.女性

女性在生理期一般不会直接导致胃肠道出血,但某些与女性激素相关的胃肠道疾病可能在女性中有所体现。例如,子宫内膜异位症累及胃肠道时,可引起胃肠道出血,这与女性的内分泌环境有关。另外,在一些自身免疫性疾病中,女性的发病概率可能相对较高,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累及胃肠道时可导致胃肠道出血,但这种情况相对较少见。

4.有特殊生活方式人群

长期大量饮酒者:酒精可直接刺激胃黏膜,引起胃黏膜充血、水肿、糜烂,甚至溃疡,容易导致胃肠道出血。长期大量饮酒还可引起肝硬化,进而出现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

长期吸烟人群:烟草中的尼古丁等成分可影响胃肠道的血液循环,降低胃黏膜的抵抗力,增加消化性溃疡的发病风险,从而增加胃肠道出血的可能性。

5.有病史人群

有消化系统疾病病史者:如既往有消化性溃疡病史的患者,复发时容易出现胃肠道出血;有肝硬化病史的患者,随时可能发生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

有血液系统疾病病史者:如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血友病等血液系统疾病,可因凝血功能障碍导致胃肠道出血,这类患者的胃肠道出血往往与基础疾病的病情活动相关,需要密切监测基础疾病的控制情况来预防胃肠道出血的发生。

了解疾病
胃肠道出血
胃肠道出血是指各种原因导致胃肠道黏膜及血管破裂引起的出血现象,根据解剖结构,胃肠道分为上消化道及下消化道。上消化道出血是指屈氏韧带以上的消化道,包括食管、胃、十二指肠、胆管、胰管等部位病变引起的出血,下消化道则是指屈氏韧带以下部位,如小肠、结直肠等。
了解详情
了解疾病
自测工具
行动指南
延展阅读
民福康 | 为用户打造的实用医典

胃肠道出血的症状有哪些?
陈隆典 主任医师
南京鼓楼医院 三甲
胃肠道出血的症状根据出血部位、速度和出血量略有不同。上消化道出血量较小时,可能会表现出大便隐血或黑便(即焦油样大便)。如果出血量比较大,就会有吐血的症状,甚至会排出暗红色,甚至是鲜红色的大便。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没有吐血,症状和下消化道出血非常相似,应慎重判断。短期内大量出血或快速出血的病人,可能会表
胃肠道出血的治疗方法?
陈隆典 主任医师
南京鼓楼医院 三甲
一般轻度的胃肠道毛细血管破裂出血可以很快的痊愈,比如饮酒后表现出的急性胃粘膜损伤,在注意饮食的情况下,2-3天就会好转,但对于存在一些基础疾病比如胃溃疡,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等的急性大量出血情况,这种情况会危及病人生命,除了积极应用止血药物外,还应当迅速明确病因,积极的补充体液、血液制品,必要时
胃肠道出血严重吗?
陈隆典 主任医师
南京鼓楼医院 三甲
消化道出血是属于相对严重的消化系统疾病,并且是属于急症,尤其是急性大出血或者活动性出血不能有效控制,随时都有可能造成死亡。下消化道出血以肠道或者肛门病变,甚至是全身疾病累及肠道等密切相关,一旦表现出大出血,同样会危及生命安全。消化道出血以上消化道出血为多见,多见于胃、十二指肠、食管、胰腺、胆囊部位的
胃肠道出血是什么原因?
陈隆典 主任医师
南京鼓楼医院 三甲
胃肠道出血一般是由于上消化道出血而导致的主要症状,如消化性溃疡,糜烂性胃炎,食道胃底静脉曲张等疾病。也有可能是其他疾病而导致的症状,如功能性消化不良,溃疡性结肠炎,脾功能亢进等而导致的。建议进一步到医院做相关检查,针对性治疗,避免对身体导致不适。平时多注意饮食搭配,选择易消化食物,禁止刺激性食物,避
胃肠道出血有什么症状
丁印鲁 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第二医院 三甲
胃肠道出血是指消化系统中的胃或肠道发生出血的情况,患者通常会出现呕血、黑便、鲜红色便血、身体乏力和头晕等症状,详细分析如下: 1.呕血 呕吐时,可能会出现带有鲜红色血液的呕吐物。 2.黑便 血液在胃肠道中被消化而变黑,排便时,大便会呈现黑色、柏油样质地。 3.鲜红色便血 若胃肠道的出血量比较大,会出
胃肠道出血怎样治疗方法
丁印鲁 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第二医院 三甲
胃肠道出血可通过一般治疗、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方式进行改善。 1、一般治疗 患者在出血急性期需禁食禁水,病情稳定后可适当吃流食,而后逐步过渡至半流食和普食。日常要注意多休息,避免熬夜。 2、药物治疗 患者可遵医嘱使用雷贝拉唑、奥美拉唑、兰索拉唑等药物进行治疗,能够抑制胃酸分泌,减轻胃酸对创口的刺激,
胃肠道出血是什么病
丁印鲁 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第二医院 三甲
胃肠道出血是指上消化道和下消化道因为各种原因引起的出血。 胃肠道出血可能是人体的胃、十二指肠、回肠、直肠等器官出血,多数情况下是由于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胃癌等疾病引起的,可根据出血量的多少而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出血,轻度胃肠道出血主要以头晕的症状为主,中度出血主要以口渴、少尿等症状为主,而重度出血
胃肠道出血可能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丁印鲁 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第二医院 三甲
胃肠道出血的原因通常包括不良生活习惯、胃溃疡、急性胃炎等,具有分析如下: 1.不良生活习惯 若患者存在酗酒、抽烟、熬夜等不良习惯,若酒精长时间刺激胃黏膜,会导致胃部黏膜血管出现损伤,从而引起胃肠道出血。 2.胃溃疡 若患者长时间患有胃溃疡,并且不及时进行治疗,可能会引起胃黏膜穿孔,造成胃肠道出血的症
胃肠道出血休克严重吗
丁印鲁 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第二医院 三甲
胃肠道出血休克一般比较严重。 胃肠道出血休克指的是由于胃肠道出血导致大量血液丢失,引起血压急剧下降,血液循环不足,从而导致休克状态。以上情况需要及时的进行医疗干预和治疗,否则当出血量较大时,会导致血液循环不足,使身体各个器官无法得到足够的血液和氧气供应,进一步导致器官功能衰竭,发生严重的并发症,如心
胃肠道不好一般要做哪些检查
丁印鲁 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第二医院 三甲
胃肠道不好一般可以做大便常规、腹部B超、胃肠镜等检查 1.大便常规 通过观察大便的颜色,可以初步判断有没有胃肠道出血,同时还可以进行细菌培养,检测有没有细菌感染或病毒感染。 2.腹部B超 通过腹部B超加重,可以观察肝脏、脾、胰腺、胆囊、双肾等脏器有没有炎症、结节、梗阻、结石等情况。 3.胃肠镜 胃镜
胃肠道出血吃什么药
姚轶 副主任医师
淮安市中医院 三甲
胃肠道出血如果是轻症的,可以口服药物进行治疗,常用的药物是质子泵抑制剂,如奥美拉唑和雷贝拉唑等。患者还可以服用一些止血的药物进行治疗,有效止血,防止病情疾病。一般建议胃肠道出血的患者及时去医院就诊,明确原因后再对症进行治疗。
胃肠道出血有什么症状
姚轶 副主任医师
淮安市中医院 三甲
胃肠道出血,如果是以十二指肠屈氏韧带为划分,可以分为上消化道出血和下消化道出血两种。十二指肠屈氏韧带以上的出血叫上消化道出血,十二指肠屈氏韧带以下部位的出血叫下消化道出血。上消化道出血常见的症状是呕血、黑便。下消化道出血,如果出血量少,是以黑便为主,出血量大是以便血为主。一般很少出现呕血症状。所以,胃肠道出血症状是以部位划分而不同,临床上
胃肠道出血很严重吗
姚轶 副主任医师
淮安市中医院 三甲
胃肠道出血的严重程度判断,一般是根据出血量的多少来判断的,如果出血量比较大,患者出现低血容量休克的表现,例如血压迅速降低、出冷汗、头晕等症状,说明疾病程度非常严重,应当及时的止血或者补充血容量等对症处理治疗。而出血量比较少的患者一般以黑便为主,经过保护胃肠黏膜的对症治疗,可以使病情得到迅速的缓解。所以笼统的来讲,胃肠道出血患者严重程度,要
胃肠道出血怎么办
刘国栋 副主任医师
宿迁市第一人民医院 三甲
如果出现了胃肠道出血,首先患者要做到的是自我评估,其中,最重要的是评估出血量,如果在短时间内,出血量超过了600毫升,说明病情危险度比较高,可能会在短时间之内发生休克,所以要拨打120来求救。如果出血量比较少,也可以由亲属陪同前往附近的医院来检查,可以做胃肠镜检查,医生会根据胃肠镜检查的结果,出血的原因来向患者提出治疗的建议。
胃肠道出血是什么原因
刘国栋 副主任医师
宿迁市第一人民医院 三甲
引起胃肠道出血的原因有很多,在临床上,常常把胃肠道出血区分为上消化道出血和下消化道出血,上消化道出血的常见病因有消化性溃疡、急性胃黏膜损害、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和胃癌等,少见的原因有血管畸形、糜烂、贲门撕裂、胃横径动脉综合征等。下消化道出血的常见病因有痔疮、大肠腺瘤、大肠腺癌、炎症性肠病、肠道间质瘤、血管畸形和缺血性结肠炎等,还有一些全身性疾
胃肠道出血症状明显么
刘国栋 副主任医师
宿迁市第一人民医院 三甲
胃肠道出血是一种常见疾病,多数急性胃肠道出血的患者症状都很明显,常表现为呕血或者便血,同时还会伴有焦虑和恐惧的情绪,伴有腹胀、腹痛、头晕、头重脚轻等症状。当胃肠道出血的患者出现直立性低血压或者心动过速的时候,表明血容量丢失已经达到了10%-20%,将很快进入休克状态。慢性胃肠道出血的患者,症状往往比较隐匿,可能仅仅有黑便,或者面色苍白等表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