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积水是泌尿系统梗阻致肾盂与肾盏扩张潴留尿液的病症。病因有先天性(如肾盂输尿管连接处狭窄、输尿管膀胱交界处梗阻)和后天性(如结石、肿瘤、前列腺增生、腹腔盆腔病变);临床表现有无症状性和有症状性(腰部胀痛、尿量改变、泌尿系统感染);诊断靠影像学检查(超声、CT、MRU)和实验室检查(尿常规、肾功能);治疗需去除病因(手术或针对病因其他治疗)、保护肾功能、预防感染,不同人群治疗需综合考虑其具体情况。
一、病因与发病机制
1.先天性因素:
肾盂输尿管连接处狭窄:这是较为常见的先天性梗阻原因,多与先天发育异常有关,如局部的肌肉、纤维组织发育异常等,导致尿液从肾盂流入输尿管的过程受阻,进而引起肾积水。这种情况在儿童中相对多见,可能与儿童泌尿系统发育尚未完全成熟相关,比如胎儿时期肾盂输尿管连接处的发育异常就可能导致出生后出现肾积水。
输尿管膀胱交界处梗阻:也可能是先天性因素引起,如输尿管开口位置异常等,使得尿液从输尿管向膀胱排出时受阻,尿液潴留于肾盂肾盏内,引发肾积水。
2.后天性因素:
结石:肾结石、输尿管结石等泌尿系统结石可堵塞尿路,导致尿液排出不畅。不同年龄段人群都可能发生结石,比如成年人长期饮水少、饮食结构不合理等可能增加结石形成风险;老年人可能因代谢功能减退等因素也易长结石。结石引起梗阻时,尿液在肾内积聚,逐渐导致肾积水。
肿瘤:肾脏、输尿管、膀胱等部位的肿瘤可压迫或堵塞尿路,影响尿液的正常排出。例如,肾盂肿瘤可导致肾盂梗阻,输尿管肿瘤可引起输尿管梗阻,进而引发肾积水。肿瘤在各个年龄段都有可能出现,不同类型肿瘤的好发年龄有所差异,像某些肾脏肿瘤在中老年人群中相对多见。
前列腺增生:多见于老年男性,增生的前列腺组织会压迫尿道,导致尿道梗阻,进而影响尿液从膀胱排出,尿液可反流至输尿管、肾盂,引起肾积水。
腹腔或盆腔的病变:如腹腔内的巨大肿瘤、腹膜后纤维化等病变可压迫输尿管,导致尿路梗阻,引发肾积水。不同生活方式的人群可能因接触不同的致病因素而出现此类病变,比如长期接触某些化学物质的人群患腹膜后纤维化的风险可能增加。
二、临床表现
1.无症状性肾积水:部分患者可能没有明显症状,往往在体检或因其他疾病进行检查时偶然发现。这种情况可能是由于梗阻较轻,肾脏的代偿功能较好,暂时没有出现明显的不适表现。比如一些慢性的、进展缓慢的肾盂输尿管连接处狭窄患者,在疾病早期可能没有症状。
2.有症状性肾积水:
腰部胀痛:是较为常见的症状,多为持续性或间歇性的胀痛。当梗阻加重时,胀痛可能会加剧。例如,输尿管结石引起的肾积水,患者可能会突然出现腰部剧烈的绞痛,这是因为结石刺激输尿管平滑肌,引起输尿管痉挛所致。不同年龄人群对疼痛的耐受程度有所不同,一般来说,儿童可能表现为哭闹不安等,而成年人能更明确表述腰部胀痛的感觉。
尿量改变:一侧肾积水时,对侧肾脏可能代偿性排尿增加;双侧肾积水时,早期可能尿量无明显减少,但随着病情进展,可出现尿量减少,甚至无尿的情况。不同年龄人群的尿量变化表现有所差异,儿童可能通过尿布的更换情况等反映尿量变化,成年人则能更直观感受尿量的多少。
泌尿系统感染:肾积水容易并发泌尿系统感染,患者可出现发热、寒战、尿频、尿急、尿痛等症状。老年人由于机体抵抗力相对较弱,发生泌尿系统感染时症状可能不典型,如可能仅表现为低热、乏力等,容易被忽视。
三、诊断方法
1.影像学检查:
超声检查:是诊断肾积水常用的首选方法,具有无创、便捷等优点。通过超声可以清晰地观察到肾脏的大小、形态,肾盂肾盏扩张的程度等。例如,能明确看到肾盂分离的情况,一般肾盂分离大于1厘米可考虑有肾积水可能。不同年龄段的人群超声表现可能类似,但儿童由于身体结构特点,检查时需要更轻柔操作以获取准确图像。
CT检查:可以更精确地显示泌尿系统的结构,对于判断梗阻的部位、病因等有重要价值。能清晰看到肾脏、输尿管、膀胱等部位是否存在占位性病变、结石等情况。比如能发现较小的结石、肿瘤等病变。
磁共振尿路成像(MRU):对肾积水的诊断也有重要意义,尤其适用于一些对碘造影剂过敏等不适合做CT增强检查的患者。它可以清晰显示尿路的形态,了解梗阻的部位和程度。
2.实验室检查:主要包括尿常规、肾功能检查等。尿常规可发现是否存在血尿、白细胞等,提示是否有泌尿系统感染等情况。肾功能检查可以了解肾小球滤过率等指标,评估肾脏的功能状况,比如血肌酐、尿素氮等指标的变化能反映肾功能是否受损。
四、治疗原则
1.去除病因:
手术治疗:对于由结石、肿瘤、先天性尿路狭窄等原因引起的肾积水,往往需要手术治疗来解除梗阻。例如,肾盂输尿管连接处狭窄可通过肾盂成形术进行治疗;输尿管结石可根据结石的大小、位置等选择体外冲击波碎石、输尿管镜取石等手术方式;肾脏肿瘤则需要根据肿瘤的情况进行相应的手术切除等。不同手术方式的选择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年龄等因素综合考虑。对于儿童患者,手术需要更加精细,以尽量减少对肾脏发育等的影响。
针对病因的其他治疗:如前列腺增生引起的肾积水,可根据情况选择药物治疗(如α受体阻滞剂等,但需谨慎选择,避免不恰当用药对患者造成不良影响)或手术治疗(如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等)来解除梗阻。
2.保护肾功能:在治疗过程中,要注意保护肾脏功能,对于已经出现肾功能受损的患者,需要采取相应措施延缓肾功能恶化。比如控制血压、血糖等基础疾病,避免使用肾毒性药物等。不同年龄患者的基础情况不同,如老年人可能合并多种基础疾病,在治疗时需要更加全面地考虑,平衡各方面因素。
3.预防感染:对于肾积水患者,尤其是容易并发泌尿系统感染的情况,需要采取措施预防感染。如保持尿路通畅,必要时使用抗生素进行预防等。特殊人群如糖尿病患者,由于自身抵抗力相对较低,发生泌尿系统感染的风险更高,需要更加密切关注,严格控制血糖,加强泌尿系统的护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