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巨细胞病毒感染

来源:民福康

巨细胞病毒感染是由巨细胞病毒引起的感染性疾病,其传播途径包括垂直传播(宫内感染、产道感染)和水平传播(密切接触传播、输血或器官移植传播),临床表现因感染对象不同而异,诊断方法有病毒学检查(病毒分离、核酸检测)和血清学检查(IgM抗体检测、IgG抗体检测),治疗主要用抗病毒药物且需掌握适应证,预防措施包括孕妇保健、免疫缺陷人群防护和一般人群预防。

一、巨细胞病毒感染的定义

巨细胞病毒(CMV)感染是由巨细胞病毒引起的一种感染性疾病。CMV属于疱疹病毒科,是一种双链DNA病毒。它可以感染人体多个器官和系统,人群普遍易感,多数人在感染后可处于潜伏感染状态,当机体免疫功能低下时,潜伏的病毒可被激活而导致复发感染。

二、巨细胞病毒感染的传播途径

1.垂直传播

宫内感染:孕妇感染巨细胞病毒后,病毒可通过胎盘传给胎儿。研究表明,孕妇原发感染巨细胞病毒时,胎儿宫内感染率约为30%-40%;而复发感染时,胎儿感染率相对较低,但仍可能发生。这是因为孕期女性免疫状态的变化可能影响病毒的潜伏与激活,进而影响胎儿感染情况。对于不同年龄段的孕妇,胎儿感染的风险可能因个体免疫差异等因素有所不同,年轻孕妇若免疫功能正常,原发感染时胎儿感染风险相对可能与其他年龄段有别,但总体机制主要与病毒穿过胎盘屏障有关。

产道感染:分娩时胎儿通过产道接触含有巨细胞病毒的宫颈分泌物而感染,这种传播方式相对宫内感染发生率相对低,但也是巨细胞病毒传播的途径之一。

2.水平传播

密切接触传播:通过接触感染者的唾液、尿液、血液、精液、宫颈分泌物等传播。例如,在家庭中,儿童之间可通过密切接触,如共用餐具、玩具等传播巨细胞病毒;在医疗机构中,医护人员若接触了感染者的体液后未严格进行手卫生等防护措施,也可能造成传播。对于儿童群体,由于其免疫系统发育尚未完善,且生活中密切接触机会多,更容易通过密切接触感染巨细胞病毒。而对于成年人,若自身免疫功能正常,偶尔的密切接触可能不一定会导致感染,但如果存在免疫缺陷等情况,则感染风险增加。

输血或器官移植传播:输入含有巨细胞病毒的血液或接受含有巨细胞病毒的器官移植,可导致受者感染。在血液制品筛查等措施实施后,输血传播的发生率有所降低,但仍存在一定风险。对于需要接受器官移植的患者,由于移植手术本身会抑制患者的免疫功能,并且供体器官可能携带巨细胞病毒,所以术后巨细胞病毒感染的风险较高,需要密切监测和采取预防措施。

三、巨细胞病毒感染的临床表现

1.先天性巨细胞病毒感染

症状轻重差异很大,轻者可无明显症状,仅在体检时发现;重者可出现多系统损害。常见症状包括生长发育迟缓、肝脾肿大、黄疸、皮肤瘀点、紫癜、肺炎、心肌炎、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对于新生儿期的婴儿,黄疸可能是较为突出的表现,部分婴儿黄疸持续时间较长,这与巨细胞病毒感染导致肝脏功能受损有关。生长发育迟缓方面,可能表现为身高、体重增长落后于同龄儿,这是因为巨细胞病毒感染影响了婴儿的营养吸收、代谢等多种生理过程。

2.儿童及成人原发性巨细胞病毒感染

多数呈亚临床感染,即没有明显的临床症状,但体内存在病毒复制。部分患者可出现类似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表现,如发热、乏力、咽痛、淋巴结肿大等。发热一般为中等度热,体温多在38℃左右,持续时间不等。淋巴结肿大以颈部、腋下等部位常见,淋巴结质地一般较软,无明显压痛。

3.免疫缺陷患者的巨细胞病毒感染

如艾滋病患者、器官移植后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的患者等,巨细胞病毒感染可导致严重的临床后果。例如,艾滋病患者感染巨细胞病毒后,可引起巨细胞病毒性视网膜炎,导致视力下降甚至失明;还可引起胃肠道感染,出现腹痛、腹泻、便血等症状;肺部感染时可出现咳嗽、呼吸困难等表现。器官移植后患者感染巨细胞病毒,可影响移植器官的功能,增加移植器官排斥反应的风险,严重时可危及生命。

四、巨细胞病毒感染的诊断方法

1.病毒学检查

病毒分离:是诊断巨细胞病毒感染的“金标准”,但操作复杂,需要一定的技术条件和时间。一般采取患者的尿液、唾液、血液、脑脊液等标本进行病毒分离培养,若能分离出巨细胞病毒,则可确诊。例如,从尿液标本中分离出巨细胞病毒,提示可能存在泌尿系统的巨细胞病毒感染。

核酸检测: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等分子生物学技术检测标本中的巨细胞病毒DNA。该方法敏感性和特异性较高,可用于早期诊断和定量检测病毒载量。对于先天性巨细胞病毒感染的胎儿,通过羊水或脐血进行巨细胞病毒DNA检测,有助于早期发现宫内感染情况。在免疫缺陷患者中,定期检测血液中的巨细胞病毒DNA载量,可及时发现病毒激活情况,以便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2.血清学检查

IgM抗体检测:一般提示近期感染。因为机体感染巨细胞病毒后,IgM抗体出现较早,若检测到特异性IgM抗体阳性,结合临床症状可考虑近期有巨细胞病毒感染。但需要注意的是,个别情况下可能出现假阳性结果,需要结合其他检查综合判断。例如,在一些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中,可能会出现IgM抗体检测的假阳性。

IgG抗体检测:IgG抗体出现较晚,但可长期存在。IgG抗体阳性表示曾经感染过巨细胞病毒。双份血清IgG抗体滴度呈4倍及以上升高,提示有近期感染可能。通过检测血清中IgG抗体的动态变化,有助于判断感染的时期和情况。比如,患者急性期和恢复期血清IgG抗体滴度有显著变化,可支持巨细胞病毒感染的诊断。

五、巨细胞病毒感染的治疗

目前对于巨细胞病毒感染的治疗主要是使用抗病毒药物,如更昔洛韦等。但在治疗过程中需要严格掌握适应证,对于免疫功能正常的原发性巨细胞病毒亚临床感染患者,一般不需要进行抗病毒治疗,以观察为主。而对于免疫缺陷患者、先天性巨细胞病毒感染有症状的患者等,则需要根据病情使用抗病毒药物进行治疗。需要注意的是,儿童使用抗病毒药物时需要特别谨慎,要充分考虑儿童的生理特点和药物代谢情况,严格遵循用药原则。

六、巨细胞病毒感染的预防措施

1.孕妇保健

孕妇应避免接触巨细胞病毒感染的患者,注意个人卫生,尤其是手卫生,避免接触患者的体液。在孕期进行巨细胞病毒筛查,对于原发感染的孕妇,要加强产前监测,评估胎儿感染情况。例如,通过羊水穿刺等检查手段了解胎儿是否存在巨细胞病毒感染,以便及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如必要时可能需要终止妊娠等。

2.免疫缺陷人群防护

对于免疫缺陷患者,如艾滋病患者、器官移植后患者等,应采取严格的防护措施。避免接触巨细胞病毒感染的患者,减少感染风险。在进行血液制品输注时,要确保血液制品经过严格的巨细胞病毒筛查。器官移植患者在移植前要对供体器官进行巨细胞病毒检测,选择巨细胞病毒阴性的供体器官,降低术后感染风险。

3.一般人群预防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勤洗手、避免与他人共用牙刷、毛巾等个人物品。加强锻炼,增强机体免疫力,有助于预防巨细胞病毒感染。在集体生活环境中,如学校、幼儿园等,要注意环境卫生,定期进行消毒,减少巨细胞病毒的传播机会。

阅读全文
了解疾病
巨细胞病毒感染
巨细胞病毒感染症是由巨细胞病毒引起的先天性或后天性感染。感染巨细胞病毒后的临床表现和转归与个体的免疫功能状态密切相关。免疫功能正常者因密切接触感染者的分泌物感染人巨细胞病毒,多表现为隐性感染,部分为单核细胞增多症样表现。
了解详情
了解疾病
自测工具
行动指南
延展阅读
民福康 | 为用户打造的实用医典

巨细胞病毒感染抗体IgM阳性怎么办?
康鹏 主任医师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三甲
怀孕期间体内遭受巨细胞病毒感染,并且抗体IgM为阳性,建议定期进行产检,并且还要实时监测胎儿生长发育,避免病毒感染导致胎儿生长发育畸形。因为怀孕期间不提倡用药治疗,一旦发现胎儿表现出异常,需要终止妊娠。
巨细胞病毒感染能治好吗?
康鹏 主任医师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三甲
巨细胞病毒感染是可以治愈的疾病,但是要使巨细胞病毒抗体转阴性,可能会有困难。就算治愈以后,抗体仍然会表现出阳性的结果,只是没有传染性。巨细胞病毒感染者,如果没有肝脏和神经系统功能损害,往往容易忽视治疗。建议到医院做优生4项检查和病毒IGG、IGM检查分析,再根据检查结果抗病毒药物治疗。
巨细胞病毒感染有传染性么?
康鹏 主任医师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三甲
巨细胞病毒感染有一定的传染性的,他是属于病毒感染类的疾病,必须留意隔绝,去正规的医院仔细检查,在医生的指导下用药治疗,一般日常的碰触是绝不会感染的,留意卫生勤洗手,出府最好戴口罩,要经常锻炼身体,大幅提高身体的免疫力,放松心情。必须强调声明多运动,多休息,多喝水,防止劳累过度。
大人巨细胞病毒感染严重吗?
康鹏 主任医师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三甲
巨细胞病毒感染,对大部分正常成人以及青少年或者儿童,不是一种特别严重的情况,大多是自限性的。但有明显的发热,而且巨细胞病毒的相关实验室检查呈阳性,提示有可能是巨细胞病毒感染所造成的临床症状,也可以采用更昔洛韦等抗病毒药物进行治疗,有可能在应用抗病毒药物之后,体温能够恢复到正常,可以经过治疗判断属于巨
巨细胞病毒感染症状?
孙南雄 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三甲
巨细胞病毒感染者可能没有症状,巨细胞病毒可以潜伏在人体内,人体免疫力下降时病毒活化,可以破坏细胞,诱导产生炎症物质,身上长出皮疹,突然发热,还有的出现肝功能损伤,甚至出现免疫功能紊乱表现。艾滋病、因为肿瘤进行化疗的患者以及器官移植者,如果感染了巨细胞病毒,巨细胞病毒侵犯哪个器官就会出现相关症状,比如
巨细胞病毒感染的原因?
孙南雄 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三甲
巨细胞病毒感染可能是健康人处于免疫力降低的状态,之后接触了感染者的唾液、尿液、精液、粪便中的病毒引起的。也可能是通过输血、器官移植等途径发生的医源性感染。还可能是母体患有此病,经过胎盘、产道、乳汁等途径发生的垂直传染。患者可能会出现持续性黄疸、皮肤瘀点、智力低下、肝脾肿大、发热等症状。患者可以使用更
外阴旁边长痘痘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姚志远 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三甲
外阴旁边长痘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常见的原因为感染、湿疹以及股癣、尖锐湿疣等。 1.感染 细菌感染,如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可导致疖肿或脓疱疮。病毒感染,如生殖器疱疹,可在外阴部位出现水疱、溃疡。真菌感染,如念珠菌感染,可引起外阴炎或阴道炎,导致外阴长痘。 2.湿疹 湿疹可在外阴出现红斑、丘疹、水疱等皮
新生儿肝炎综合症可以治愈吗
马烈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 三甲
新生儿肝炎综合症是否可以治愈需要根据病因进行分析。 新生儿肝炎综合症可能是巨细胞病毒感染、弓形虫感染、胆道闭锁、乙型肝炎病毒感染、代谢缺陷等原因导致的,其中乙型肝炎病毒感染、代谢缺陷等原因所引起的新生儿肝炎综合症发展比较缓慢,治疗比较困难,大多数患儿都无法获得治愈。其他原因引起的新生儿肝炎综合症经过
病毒性咽炎吃什么药
路承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 三甲
病毒性咽炎可按照医生的要求使用利巴韦林、更昔洛韦等抗病毒药物。 1.利巴韦林 这是一种广谱抗病毒药物,对多种病毒有抑制作用。它可以通过干扰病毒核酸的合成来发挥抗病毒效果。在病毒性咽炎的治疗中,利巴韦林能够帮助减轻症状,缩短病程。但使用时需注意其可能带来的不良反应,如贫血、乏力等。 2.更昔洛韦 主要
脑干胶质瘤是怎么引起的
顿志平 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第二医院 三甲
脑干胶质瘤的发生与遗传、环境、病毒感染等因素有关,具体分析如下: 1.遗传 遗传中特定的基因多态性与脑干胶质瘤的发生有关,若患者的父母为脑干胶质瘤患者,则其下一代发生本病的概率就比正常人高。 2.环境 长时间接触手机、高压电、辐射等,会导致其抑癌基因失活,使脑细胞异常增生,引起脑干胶质瘤。 3.病毒
新生儿巨细胞病毒感染的传播途径有哪几种
王玲 主治医师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 三甲
新生儿巨细胞病毒感染的传播途径主要包括三大方面:第一、先天性的感染,主要是通过母亲的血液传播。第二、出生时通过产道的传播,也称为垂直传播。第三、后天的感染,后天的感染是在接触宝宝或是接触到含有巨细胞病毒的体液,比如唾液、尿液,也可以感染到宝宝。还有其他的途传染途径包括妈妈哺乳、乳汁的感染。
新生儿巨细胞病毒感染原因有哪些
王玲 主治医师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 三甲
新生儿巨细胞病毒感染的原因是接触到病毒的途径,途径包括先天性的母亲的血液传播,生产时经过产道的传播,还有后天接触含病毒体液、分泌物之后的感染,包括乳汁的感染。其次,新生儿本身处于免疫力比较低下的状态,所以在接触到这些病毒之后,很容易出现感染的症状或是表现。
新生儿巨细胞病毒感染肝功能异常是为什么
王玲 主治医师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 三甲
新生儿巨细胞病毒感染出现肝功能异常的原因,主要因为巨细胞病毒会对上皮细胞造成损伤,对肝脏的影响主要表现为肝功能的异常、黄疸升高。出现这种情况时,建议做针对肝功能损害的治疗。还需要考虑是否要加针对抗巨细胞病毒药物的治疗,经过治疗之后,还要监控患儿肝功能的恢复情况以及巨细胞病毒的量的变化。
巨细胞病毒感染的原因
刘西忠 副主任医师
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 三甲
巨细胞病毒感染的原因有母乳喂养、进食、接吻、性接触、输血器、官移植、分娩等。巨细胞病毒可长期或阶级性的从唾液、乳汁、汗液、血液、尿液、精液、子宫分泌物等途径排出。妊娠母亲感染巨细胞病毒后可通过胎盘传给胎儿,而感染巨细胞病毒后,一般无临床症状,但是在一定条件下可导致多个系统发生严重疾病。
怀孕巨细胞病毒感染怎么办
张印星 副主任医师
黄石市中心医院 三甲
怀孕期间出现巨细胞病毒感染,患者需通过对滴度检测以及亲和力的了解,判断是原发性感染、继发感染,还是复发感染的情况。不同的感染对宫内胎儿所造成影响的可能性不同。如果出现原发感染的情况,则导致胎儿畸形发生率较高;如果是复发感染或继发感染的情况,则建议继续妊娠,导致宫内感染的可能性较低。
怀孕巨细胞病毒感染怎么办
丁英波 副主任医师
蓬莱市中医医院 三甲
如果怀孕期间存在巨细胞病毒感染,容易导致胎儿发育畸形。怀孕早期发现之后,需要终止妊娠。怀孕中期发现之后,需要做羊水穿刺确定羊水中是否有特异性的抗体存在。如果结果呈阳性,也需要终止妊娠,避免出现先天性缺陷。此外,如果在怀孕晚期发现巨细胞病毒感染,一般不需要特殊处理。只是在胎儿出生之后需要检查尿液中是否有病毒感染。如果有病毒感染,可以进行抗病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