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积水是尿液排出受阻致肾盂肾盏扩张、肾实质萎缩功能减退的病症,常见病因有先天性(如肾盂输尿管连接处狭窄等)和后天性(如结石、肿瘤等)因素,临床表现多样,诊断靠超声、CT等检查,治疗需去除病因(手术或针对基础病)并保护肾功能,儿童肾积水多具先天性因素且表现不典型需尽早诊治,老年肾积水后天性因素多且常伴基础病需综合考量治疗及控制基础病。
一、肾积水的定义
肾积水是由于尿液从肾盂排出受阻,蓄积后肾内压力增高,肾盂肾盏扩张,肾实质萎缩,功能减退的一种病症。
二、肾积水的常见病因及机制
1.尿路梗阻
先天性因素:
肾盂输尿管连接处狭窄较为常见,多因先天发育异常导致,如胚胎时期输尿管芽发育异常等,使得尿液从肾盂流向输尿管的通道受阻,进而引起肾积水。在儿童中,先天性肾盂输尿管连接处狭窄是导致肾积水的常见原因之一,可能与遗传等因素有关,这种狭窄会影响尿液的正常引流,使肾盂内尿液积聚。
膀胱输尿管反流也是小儿肾积水的常见原因,由于输尿管膀胱连接部的抗反流机制发育不完善,尿液从膀胱反流至输尿管甚至肾盂,造成肾盂扩张积水。女孩相对男孩更易发生膀胱输尿管反流,可能与女性尿道短等解剖结构特点有关。
后天性因素:
结石是引起肾积水的常见后天性原因,肾脏或输尿管的结石会阻塞尿液的排出通道。例如,肾结石可位于肾盂或肾盏内,阻挡尿液流入输尿管;输尿管结石则直接阻塞输尿管,导致上方尿液积聚。结石的形成与多种因素有关,如代谢异常、尿路梗阻、感染等,在不同年龄、性别中都可能发生,男性相对女性可能更易患尿路结石,可能与男性的代谢特点等有关。
肿瘤也是导致尿路梗阻引起肾积水的原因之一,肾脏、输尿管、膀胱等部位的肿瘤生长可能会阻塞尿路。例如,肾盂癌可导致肾盂内出现占位病变,阻碍尿液排出;输尿管肿瘤可使输尿管腔狭窄或堵塞;膀胱肿瘤如果生长在输尿管开口处,也会影响尿液从输尿管进入膀胱,从而引起肾积水。肿瘤的发生与年龄、遗传、长期接触致癌物质等多种因素相关,不同年龄段和性别都有发病可能。
前列腺增生多见于中老年男性,增生的前列腺会压迫尿道,导致排尿困难,进而引起尿液反流至输尿管、肾盂,造成肾积水。随着年龄增长,前列腺增生的发生率逐渐升高,50岁以上男性约半数会出现前列腺增生相关症状,而女性一般不会发生前列腺增生导致的肾积水。
腹腔或盆腔的病变也可能压迫尿路导致肾积水,如腹膜后纤维化可包裹输尿管,使其狭窄梗阻;肠道肿瘤等压迫输尿管等,影响尿液的正常排出。
三、肾积水的临床表现及相关影响
1.症状表现
无症状:部分肾积水可能在早期没有明显症状,往往是在体检或因其他疾病检查时偶然发现。例如,一些轻度的先天性肾盂输尿管连接处狭窄,在疾病早期可能没有特殊不适,只是通过超声等检查发现肾盂轻度扩张。
腰部胀痛:是较为常见的症状,当肾盂内尿液积聚到一定程度,肾盂扩张,牵拉肾包膜,可引起腰部胀痛不适。这种疼痛可为隐痛、胀痛或钝痛等不同程度的疼痛,疼痛程度与肾积水的程度、进展速度等有关。如果是尿路梗阻突然加重,如结石梗阻导致尿液排出突然受阻,可能会出现剧烈的肾绞痛,疼痛较为剧烈,可向会阴部放射等。
尿路感染表现:肾积水时,尿液引流不畅,容易滋生细菌,引起尿路感染。患者可出现尿频、尿急、尿痛等膀胱刺激症状,还可能伴有发热、寒战等全身感染症状。如果是反复发生的尿路感染,可能会影响肾脏功能,进一步加重肾积水的病情。
肾功能损害:长期严重的肾积水会导致肾实质萎缩,肾功能逐渐减退。患者可能出现乏力、食欲减退等全身症状,严重时可发展为尿毒症,出现恶心、呕吐、水肿、贫血等一系列表现。肾功能损害的程度与肾积水的持续时间、严重程度密切相关,持续时间越长、积水越严重,对肾功能的影响越大。
四、肾积水的诊断方法
1.影像学检查
超声检查:是诊断肾积水常用的首选方法,具有无创、简便、可重复性强等优点。通过超声可以清晰地观察肾脏的形态、大小,肾盂肾盏扩张的程度,还能初步判断引起肾积水的原因,如是否存在结石等。例如,超声可以发现肾盂分离的情况,一般肾盂分离超过1厘米可能提示有肾积水,但不同年龄段的正常参考值略有差异,胎儿时期肾盂分离在10毫米以内多为生理性,而儿童及成人肾盂分离超过10毫米则可能提示病理情况。
CT检查:对于肾积水的诊断和病因鉴别有重要价值。CT可以更清晰地显示肾脏、输尿管及周围组织的结构,能够发现超声不易发现的小结石、肿瘤等病变。通过增强CT扫描还可以了解肾脏的血流情况以及肾功能状况,有助于判断肾积水对肾功能的影响程度。例如,对于怀疑有输尿管肿瘤的患者,CT检查可以更准确地显示肿瘤的位置、大小以及与周围组织的关系。
磁共振尿路成像(MRU):对肾积水的诊断也有较高的价值,尤其适用于对碘造影剂过敏的患者。MRU可以清楚地显示尿路的形态,包括肾盂、输尿管的情况,对于尿路梗阻的部位和原因的诊断有重要意义。它可以无创地获取尿路的三维图像,为制定治疗方案提供详细的信息。
五、肾积水的治疗原则
1.去除病因
手术治疗:对于由先天性尿路梗阻如肾盂输尿管连接处狭窄等引起的肾积水,多需要手术治疗来纠正梗阻部位,恢复尿路通畅。例如,肾盂输尿管成形术是治疗肾盂输尿管连接处狭窄的常用手术方法,通过重建肾盂输尿管的连接,恢复尿液的正常引流。对于结石引起的肾积水,根据结石的大小、部位等情况,可选择体外冲击波碎石、输尿管镜取石、经皮肾镜取石等手术方式去除结石,解除梗阻。对于肿瘤引起的肾积水,需要根据肿瘤的性质、分期等采取相应的手术治疗,如肿瘤切除术等。
针对基础疾病治疗:对于前列腺增生导致的肾积水,可根据病情选择药物治疗(如α受体阻滞剂等)或手术治疗(如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等)来缓解前列腺增生对尿道的压迫,改善排尿情况,从而减轻肾积水。对于腹膜后纤维化等疾病引起的肾积水,需要针对原发病进行治疗,如使用糖皮质激素等药物治疗腹膜后纤维化等。
2.保护肾功能
在治疗肾积水的过程中,要注意保护肾功能。对于已经出现肾功能损害的患者,需要密切监测肾功能变化,避免使用肾毒性药物,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等。例如,在手术前后要注意补液、调整电解质,确保肾脏有良好的灌注,促进肾功能的恢复。
六、特殊人群肾积水的特点及注意事项
1.儿童肾积水
特点:儿童肾积水多与先天性因素有关,如先天性肾盂输尿管连接处狭窄、膀胱输尿管反流等较为常见。由于儿童处于生长发育阶段,肾积水可能会影响肾脏的正常发育,导致肾功能损害。而且儿童的临床表现可能不典型,有时仅表现为腹部包块等,容易被忽视。
注意事项:对于儿童肾积水,要尽早诊断和治疗。定期进行超声等检查监测肾积水的变化情况。在治疗过程中,要密切关注儿童的生长发育情况,因为肾积水可能会影响其肾功能进而影响身体的正常生长。家长要按照医生的建议定期带孩子复诊,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2.老年肾积水
特点:老年肾积水患者后天性因素引起的较多,如前列腺增生、肿瘤等。老年人常合并多种基础疾病,如糖尿病、高血压等,肾积水可能会加重这些基础疾病的病情,同时老年人的肾功能储备较差,肾积水对肾功能的影响更为明显。
注意事项:老年肾积水患者在治疗时要综合考虑其全身状况。对于前列腺增生引起的肾积水,在选择治疗方案时要权衡手术风险等。要积极控制基础疾病,如严格控制血糖、血压等,以减少肾积水对身体的进一步损害。同时,要密切观察老年人的症状变化,如腰部疼痛、排尿情况等,及时发现问题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