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范接种狂犬病疫苗后,通常不会得狂犬病,但存在极少数特殊情况可能导致发病。
狂犬病疫苗是预防狂犬病最有效的手段。当被可能携带狂犬病毒的动物咬伤、抓伤后,及时、全程、足量接种疫苗,能刺激机体产生足够的抗体,中和可能进入体内的病毒,从而有效预防发病。按标准程序接种后,抗体阳性率接近100%,保护效果显著。
但若接种不规范,如未按时完成全程接种、疫苗质量有问题、接种部位或方法错误等,可能影响抗体产生,增加发病风险。此外,若伤口处理不当,如未彻底清洗消毒,病毒可能大量残留并快速侵入神经系统,在疫苗尚未产生足够抗体前就引发疾病。还有极少数人因免疫系统缺陷,无法对疫苗产生有效免疫应答,也可能发病。
因此,被动物致伤后,务必及时规范处理伤口,并严格按程序接种疫苗,以最大程度降低发病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