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胃肠炎患者可以进行饮食调整、补液治疗、药物治疗、休息与观察等。
1.饮食调整
症状较轻时,以清淡、易消化食物为主,如米粥、面条等,避免油腻、辛辣、生冷食物刺激肠胃。若呕吐、腹泻严重,需短暂禁食4-6小时,让肠胃得到休息,之后逐步恢复饮食。
2.补液治疗
频繁呕吐、腹泻会导致身体失水、电解质紊乱,应及时补充水分和电解质。可口服补液盐,也可适量饮用淡盐水、米汤等。若脱水严重,出现少尿、无尿、精神萎靡等症状,需静脉输液补液。
3.药物治疗
细菌感染引起的急性胃肠炎,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抗生素,如左氧氟沙星;若腹痛明显,可服用解痉药缓解,常用药为阿托品;呕吐频繁时,用止吐药,如维生素B12减轻症状;腹泻严重者,用止泻药控制,如蒙脱石散,但不宜过早使用,以免毒素滞留体内。
4.休息与观察
保证充足休息,减少体力消耗。同时密切观察病情变化,若症状持续加重或出现高热、血便等,需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