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性腹泻和细菌性腹泻的区别为病因和症状。
1.病因
病毒性腹泻主要由病毒感染引起,常见病毒如轮状病毒、诺如病毒等。轮状病毒是婴幼儿病毒性腹泻的主要病原体,诺如病毒则在成人和儿童中都可引起感染性腹泻,常在学校、养老院等人群密集场所暴发。
细菌性腹泻由细菌感染导致,常见细菌有大肠杆菌、痢疾杆菌、沙门氏菌等。大肠杆菌感染多与食用被污染的食物和水有关;痢疾杆菌可通过消化道传播,引发细菌性痢疾;沙门氏菌常存在于家禽、蛋类等食物中,食用未煮熟的此类食物易感染。
2.症状
病毒性腹泻起病较急,常先有发热、呕吐等症状,随后出现腹泻,大便多为水样便或蛋花汤样便,无明显腥臭味,每日腹泻次数可达数次至十余次。一般精神状态尚可,但因频繁腹泻和呕吐,易出现脱水、电解质紊乱等症状,如口渴、尿量减少、皮肤弹性差等。
细菌性腹泻症状相对复杂,腹泻前可能有腹痛,疼痛程度不一,大便多为黏液便或脓血便,有明显的腥臭味。发热程度可高可低,严重时可伴有里急后重感(即有便意但排便不尽)。部分患者还可能出现全身中毒症状,如乏力、寒战等。